青春导语|魏媛媛:这份防骗指南请速查收!
2025-11-24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魏媛媛 责编:徐雪莲 浏览:10
图片


图片


个人简介:

魏媛媛,中共党员,现任经济学院辅导员。


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早已经跑遍了全城。

——马克·吐温



一、“我是谁?”一句玩笑背后的
数字危机




“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最近,这个梗火了。演员温峥嵘刷到自己被AI换脸的带货直播间,跑去质问,结果反手就被拉黑,只能无奈自嘲:“我现在就很难证明我是我。”听起来像段子,但细思极恐——如果连明星都证明不了“我是我”,那我们普通人呢?

AI换脸,早就不是科幻片的黑科技了,军装照、古风照、恶搞视频……各种“一键换脸”玩的不亦乐乎。可一旦这项技术被不法分子握在手中,你的脸、你的声音,可能就不再是你身份的保险柜,反而成了他们手中最危险的工具



二、从“娱乐神器”到“诈骗凶器”
只有一键之隔




你肯定见过甚至也玩过AI换脸做的搞笑视频,觉得既新奇又有趣。但你知道吗?技术的阴暗面往往就藏在一步之遥地方,当它越过了娱乐的边界,可能就在下一秒变成刺向你或你身边人的利刃。它可以是骗走爸妈钱的“戏精”,用你的脸模仿你的声音,合成一段“你出车祸急需用钱”的视频,慌乱之中,家人能一眼识破吗?它也可以是让你“社会性死亡”的暗器,将你的脸P到不雅视频里,敲诈勒索,恶意报复,毁你名誉。它甚至能骗过系统的安全验证,成为盗刷你账户、潜入你生活的“隐形人”......

这可不是吓唬你。公安部2023年就通报过多起AI诈骗案,单起案件涉案金额就能高达数亿元。福州更有公司财务人员收到冒充老板的AI视频指令,10分钟内转账430万元;还有骗子仅用一段9秒钟的AI换脸视频佯装“熟人”,就成功骗走245万元。眼下,网络上流传的换脸软件多达数百款,操作简单,效果却足够以假乱真,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极高。



三、AI换脸踩“雷区”?
法律绝不惯着你




除了直接骗钱,滥用AI换脸技术本身就是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一不小心就会踩中雷区,带来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的后果。随手用AI生成军装照玩梗?当心违法!之前就有人因发布AI仿警服视频被行政警告。擅自换脸热门影视剧?侵权没商量!之前有人擅自换脸话剧《青蛇》,违法冒演、虚假宣传、公开售票,立马就收到了国家话剧院的严正声明,这侵犯的是著作权。更别说把别人的脸合成到淫秽视频里牟利——有人这么干,结果被判七年多,赔钱道歉,前途尽毁。至于盗用他人商业素材作为AI换脸模板,更是同时侵犯肖像权和著作权的双重侵权行为。

记住: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也绝不能做那个用技术伤害别人的人。



四、为什么大学生总在骗子的
“首选名单”里?




不是我们笨,而是我们的身份和生活习惯,在骗子眼里简直是“天选目标”。我们是爱分享的社交达人,朋友圈、短视频里从不缺少高清正脸照,这为AI提供了优质的训练素材。我们是依赖线上支付的数字原住民,我们的账户在骗子眼里就是闪着光的“金矿”。我们多数人异地求学,与家人朋友维系感情主要靠线上沟通,这种“屏对屏”的习惯,恰好为骗子冒充我们向亲友行骗提供了最佳剧本。



五、三级防护盾:教你守住
“脸面”和钱包




面对层出不穷的AI诈骗,国家已经出手,《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已在今年9月1日施行,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但光靠规定不够,我们自己也得支棱起来,这套“防骗三级盾”,请你一定收好!


第一盾:意识盾——从源头“防泄密”


晒照要“心狠”:每次发布正脸高清图前,都灵魂三问:这有必要吗?权限设置好了吗?陌生人看不看得到? 养成习惯,用分组功能保护隐私,避免将清晰正脸、住址、车牌等信息暴露给陌生人。

索信要“手硬”:任何APP索要人脸、声纹识别权限时,先反问一句:它真的配吗?非必要,不提供!坚持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APP,对敏感权限申请多留个心眼。

密码偷懒 重要账户(支付、社交等)的密码必须独立且复杂,并坚决开启双重认证,这就好比给你的账户上了两道坚固的锁。


第二盾:验证盾——关键时刻破幻术


牢记黄金法则:只要在线上收到亲友、老师发来的转账、借钱、索要验证码的要求,无论对方发来的是视频还是语音——都别信!你必须立刻、马上、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核实。

启动冷静模式:对方越是催促“快点”、“急用”,你越要主动叫停对话,让自己从紧张情绪中抽离出来。挂断当前电话或关闭当前聊天窗口,直接用你通讯录里存的原号码或常用联系方式,主动回拨或发消息确认。

设立专属暗号:和家人或密友约定一个只有你们知道的私密问题或暗号,在无法实时核实时用作最后防线。比如,接到“熟人”借钱视频,可以自然地问一句:“我们上次在哪个食堂一起吃的饭?”这种生活化问题,AI根本无从回答。

记住,在这个时代,别太相信眼睛,要相信你的脑子。


第三盾:反击盾——遇事不慌留后手


取证手要快:一旦发现不对劲,立刻截图、录屏,保存所有聊天记录、链接和可疑内容。

求证要官方:遇到难以分辨的信息,善于利用“学校官方通知”、“国家反诈中心APP”等权威渠道查证,不做谣言传播的二传手。

举报不能慢:确认被骗或遭遇侵权后,立即拨打110报警,并同时在相关平台进行举报。要记住,法律和规则,永远是你最硬的后台。



六、在数字迷城中,做唯一的你




技术没有善恶,人心各有不同。在这个“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时代,保持清醒、警惕和独立思考,才是我们最坚固的防火墙。不轻信、不盲从、不乱传,保护好我们独一无二的“脸面”和身份。因为,你就是你,是任何AI都复制不了的真实。

觉得有用就转发扩散,让身边的朋友都提高警惕,让骗子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