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曹修磊,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专业,现任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辅导员。
“铁裁缝”高凤林说:“顶天立地是为工,利器入门是为匠。”为人师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精湛的匠艺,更重要的是要用一颗敬业的匠心去帮助学生固本培元。作为新时代教育行业的“答卷人”,要乐于钻研、乐于坚持、乐于奉献,涵养工匠精神,做立德树人道路上的“大国工匠”。
勤思善想,先乐其业。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需得手绵巧。作为一名教师,更是要求自己“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广泛涉猎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择业就业、国际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解答好每一个问题,并坚持学习、坚持记录、坚持反思。如果我们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就不能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只有自己进步了,才能带着学生们一起进步。跟进时代潮流,主动学习利用时下流行的“短视频”工具,利用学生碎片化的时间有针对性的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珍惜每一次学校组织的集体学习,利用集体学习、讨论的场合,与其他辅导员老师相互交流教育管理心得,取长补短,不断吸取经验,不断深入总结,不断自我提升。
恪尽职守,再敬其业。“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我们的工作就是串联起学生和各个部门的连接线,关键时刻还是学生生命安全的保障线。辅导员的工作繁忙,事无巨细,更有人给我们贴上“管理员”“调解员”“批假机器”甚至是“救火队员”的标签,这都体现了工作的复杂性。要做好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人生发展的导航者、日常生活的关怀者,不下功夫、不做苦修是难以胜任的。与时俱进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等,同时也滋生出了“心理困扰”“网络类危机”“情感交流障碍”“电信诈骗”等形形色色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最方便快捷的保障学生们的人身安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日常查课、突击查寝、每日安全汇报、假期住校值班已经成为了当代辅导员的必修课。在早八的课堂一角、在夜晚通明的工位,总是有那样一批人,栉风沐雨而来,披星戴月而归。脚下有路子,心中有尺子;日复一日的坚持,是我们的苦修课。
精益求精,又精其术。辅导员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儿,要贯彻奉献精神,做到始终要把学生捧在手里,放在心上。在日常教育中传统的单一思想教育已经不再完全适配当代大学生,他们有思想却不够独立,有激情但缺乏坚持。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我始终认为要想教育管理好学生,首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把老师与学生的对立感减弱、消除,同时也是在削弱我们本身教育工作的阻力。牺牲一点个人时间为宿舍不和谐的同学调解一次矛盾,深夜送学生去往医院,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申请助学金,亦或是与学困生进行一次单独的学情分析,甚至是每次一通话开始时,比他快一步喊出的昵称,每一次有温度的工作,都是俘获学生“芳心”的机会,与其口头教育学生千百遍,不如实实在在的为他们解决一次问题来得高效。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即使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再小的光在黑暗中都是显得那么温暖。
择一业坚守,终一生职责,唯有热爱方抵岁月漫长。辅导员与各行各业的“工匠”一样,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能工巧匠,需要紧扣时代脉搏,在教育领域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