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成功举办山东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
2025-06-26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曹萍 于佳楠 责编:肖杨蒙爱 浏览:12

  (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以赛促学砺真功,赛教相长共提升。6月24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在2号教学楼208会议室顺利举行。岳友熙教授、秦越教授、张丽霞副教授、岳守雯副教授担任评委,青年博士辅导员钟云瑞副教授主持比赛。

  本届大赛分为初赛作品评审和决赛现场答辩两个阶段,经初赛层层选拔,共有7支队伍进入决赛。各参赛队伍依次上台进行展示。他们分别以《新手教师的文化课:趣味与挑战并存》《跨文化语境下国际中文课堂管理的挑战与策略》《仰望同一个月亮——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中文教育案例》《谁说盐碱地没救了?》《标准化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课堂模拟教学误区》《〈中国概况〉:留学生了解中国与地域的“最好窗口”》《跨文化情境下的技术赋能与教学困境突破——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教学的本土化创新实践》为题,通过实地调研、教学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聚焦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现实和热点问题,从背景与事件、问题与原因、应对与处理、评价与反思等维度展开演示。各参赛团队以独到的选题视角、缜密的逻辑剖析和生动的表达呈现,充分彰显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与深耕教学的专业素养。

  评议环节,各位评委老师从案例选题价值、文本撰写质量、研究剖析深度、现场答辩表现等维度展开综合评议。岳友熙首先对7支参赛队伍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给予高度评价,并针对跨文化议题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处理文化差异问题时,需立足具体国别的文化特性与语境差异,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预案设计体系,避免策略的普适化倾向。秦越着重指出:需从实践效度与推广价值两个维度强化案例建设,系统深化二语习得领域的负迁移现象研究,并辅以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声调习得过程中因母语无声调特征引发的偏误分析等典型例证,开展跨语言对比剖析。

  经过激烈角逐,《〈中国概况〉:留学生了解中国与地域的“最好窗口”》作品获一等奖,《新手教师的文化课:趣味与挑战并存》《仰望同一个月亮——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中文教育案例》《跨文化语境下国际中文课堂管理的挑战与策略》作品获二等奖,《标准化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课堂模拟教学误区》《跨文化情境下的技术赋能与教学困境突破——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教学的本土化创新实践》《谁说盐碱地没救了?》作品获三等奖。


  最后,钟云瑞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大赛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学术训练的重要平台,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开展科研实践的探索精神。参赛团队通过剖析真实教学案例,不仅映射出中华语言文化海外传播的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更以鲜活的实证素材,为构建符合学科规律、体现中国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宝贵参考。


  本次比赛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促改、促学”的作用,为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提供了展示成果和交流经验的平台。通过实践,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