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超,中共党员,1992年10月生,现任生命与医药学院2021级辅导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综合管理模式工作室成员,同时担任NCDA国际生涯规划师、KAB创业教育讲师。工作以来,他先后获评市级“班级管理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百佳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辅导员”等荣誉,以严爱相济的育人理念和润己泽人的教育实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凡的篇章。
“教育是严与爱的交响曲,唯有刚柔并济,才能奏响成长的乐章。”李超始终相信,严格要求是学生自律的基石,而细致关怀则是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
严在规矩。面对初入大学的学生,他用“立规矩、塑品格”筑牢人生底色。从课堂纪律到生活规范,从时间管理到责任担当,他通过谈心谈话、课堂巡查、宿舍走访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他还引导学生经营好“大学时光账本”,学生在学期初制定学习、实践、生活规划,学期末复盘成果,在“对账分析”中明晰得失。他常言:“他人的规划是参考,自己的人生需自洽。尊重时间,便是尊重未来。”
爱在无声。陪伴就像种树苗,不仅要遮风挡雨,也要静待花开。学生口中的“超哥”,是信任,亦是温情。他打破传统师生界限,以球友、队友、饭友的身份融入学生生活,在“开黑”、聚餐、约球的轻松氛围中倾听心声。一张学生分享的聊天截图令他动容——学生的高中同学感慨:“你们的辅导员竟能叫‘哥’,太羡慕了!”他笑言:“‘老师’是职业身份,‘超哥’是情感认同。”24小时在线的他,始终以“亦师亦友”的姿态,让思政教育在双向奔赴中焕发生机。
“润己泽人”恰似春泉浸润青禾,既需要个体汲取知识的甘露,更要将滋养反哺共同生长的沃土。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唯有用心经营,才能让每个人找到归属。
精神铸魂,厚植底蕴。他接手的首届“冯思广班”是传承英雄精神的标杆班级。从制定建设标准到带领学生奋力争先,他摸索出“红色文化+思政教育”融合路径。两届班级荣获“省级优秀班集体”“校级十佳班集体”“红旗团支部”等各类集体荣誉,班级学生获省优学、优干,3人保研,国家奖学金3人,获国家级奖项40余项,省级奖项80余项。他始终不忘来时路,及时梳理总结班级建设的典型经验,撰写工作案例6篇,获校优秀工作案例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牵头1个项目获推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项目,并发表学术论文深化红色育人研究。
榜样引领,协同成长。针对学生差异化需求,他提出“兴趣+责任”培养模式,为科研爱好者组建创新团队,为求职者开设“面试公开课”,为公益达人对接志愿服务项目。所带学生中涌现出校“十佳大学生”“优秀团员标兵”等先进典型,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成长格局。
“辅导员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需以敏锐洞察化解危机,以坚定行动传递希望。”李超始终将学生的身心健康视为头等大事,在平凡中诠释非凡担当。 倾听为桥,解忧纾困。他坚持“每周一走访、每日一倾听”,在食堂、操场、宿舍捕捉学生情绪波动。一名学生因情感受挫几近崩溃,他连续两周陪其散步谈心,以自身挫折经历引导学生走出阴霾。学生毕业时含泪道:“超哥让我明白,脆弱不是终点,而是重生的起点。” 危难时刻,挺身担当。疫情期间,他主动留守校园,为隔离学生送餐送药,深夜护送急症学生就医;面对心理危机学生,他彻夜陪伴疏导,协调多方制定干预方案。一名佩戴特殊“手环”的学生在他的陪伴下重拾信心,最终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赴海外深造。家长动情留言:“严如师长,慈如父母,师恩永铭于心。”
“育人工作需与时俱进,但初心始终是‘以学生为本’。”李超在实践中探索规律,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让思政教育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双创赋能,精准育人。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李超依托重点赛事项目培育,建设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双创育人体系,逐渐探索出具有学院特色的“四环一线”头雁领航“1+2+3+4”建设模式,开拓了“人人参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新局面。学院连续两年双创指标列学校第一,斩获集体荣誉10余项,牵头项目获学校2024年度学生工作创新创优项目优秀等次。研思并行,厚植根基。“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三全育人的新载体新平台,逐渐展露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面貌。李超负责学校23号公寓“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运营工作,他与工作室成员头脑风暴,通过完善社区布局,优化运营方案,装建功能房间,开展特色活动,共建社区“三室两区一端一队”,打造“四圈四型”新质社区。相关案例获省教育厅“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优秀成果(全省仅10项),并获推省优秀工作案例。
从青涩到从容,李超用七年时光诠释了辅导员事业的厚重与纯粹。他说:“严爱相融,是方法更是信仰;润己泽人,是职责更是修行。”未来,他将继续以使命为舵,以仁爱为帆,在育人的征途上破浪前行,助力每一颗星辰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