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8月21日,“非遗蕴文化,精神绽芳华”实践团成员杨依超调研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探索武侯祠博物馆的发展以及博物馆忠的诸葛亮精神。
武侯祠博物馆座落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博物馆。通过此次实践队的调研,我们认识到它不仅是一座纪念古代名将诸葛亮的庙宇,更是中华文化中忠臣、智者、战略家精神的象征。本文在通过深入调研武侯祠博物馆,探索诸葛亮精神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历史沿革武侯祠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最初是为了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庙。历经千年沧桑,武侯祠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明代初年,武侯祠与刘备的惠陵及昭烈庙合并,形成了君臣合祀的独特格局。如今,武侯祠占地面积达8.6万平方米,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诸葛亮专祠,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建筑风格与布局武侯祠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川西民居的特点,以木结构为主,青砖黑瓦,显得庄重而典雅。建筑布局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以入口大门、二门、刘备殿、诸葛亮殿为主要轴线,两侧建筑对称排列。武侯祠内还有多处庭院空间,利用树木、水池、假山等元素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通过此次调研并联系历史发展,我们意识到诸葛亮精神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是巨大的。忠臣精神的典范诸葛亮一生忠诚于蜀汉,勤勉谨慎,为刘备的江山社稷呕心沥血。他提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成为了后世忠臣的楷模。在武侯祠内,诸葛亮的塑像和事迹展览无不彰显着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奉献。这种忠臣精神,是中华文化中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智者形象的代表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隆中对”等战略思想,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军事上,他善于运用智谋和策略,多次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在文化上,他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发明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武侯祠内,关于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的展览和解说,让游客深刻感受到这位智者形象的伟大与崇高。 战略家眼光的展现诸葛亮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他提出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战略目标,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他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眼光却为后世所敬仰。在武侯祠内,通过展示诸葛亮的军事策略、战略规划和战争场景等,游客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位战略家的智慧和勇气。
诸葛亮精神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极大地传承与弘扬。在教育领域方面许多学校将诸葛亮的事迹和精神纳入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勇气。同时,武侯祠博物馆也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解和学习诸葛亮精神的机会。文化旅游领域的融合武侯祠博物馆作为成都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在文化旅游领域,武侯祠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将诸葛亮精神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游客在游览武侯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魅力,还能深刻感受到诸葛亮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诸葛亮精神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纷纷加入到传承和弘扬诸葛亮精神的行列中来。例如,政府通过设立文物保护机构、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等措施,为武侯祠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则通过赞助文化活动、开发文化产品等方式,为传承和弘扬诸葛亮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传承与弘扬这一精神,“非遗蕴文化,精神绽芳华”实践团成员杨依超致力于深入研究诸葛亮的历史事迹与思想精髓,通过阅读古籍、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确保能够准确、生动地讲述诸葛亮的故事,传递其智慧与品德,积极参与了武侯祠博物馆的志愿服务与文化推广活动。在博物馆内,杨依超担任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向每一位访客讲述诸葛亮的一生,引导他们感受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卓越的智慧。同时,我们也利用社交媒体、博客等现代传播手段,撰写文章、发布视频,将诸葛亮的精神以更加广泛、便捷的方式传递给更多人。此外,我实践团还倡导将诸葛亮精神融入现代生活与工作中,鼓励人们学习诸葛亮的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升自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倡导大家践行诸葛亮的忠诚与奉献精神,无论是在家庭、职场还是社会各个领域,都能做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弘扬武侯祠博物馆的诸葛亮精神,是我们作为文化传承者的一份责任与使命。我们将继续努力,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