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人生三部曲实践队编织童年记忆,传承千年技艺:“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前往社区开展非遗草编普及活动
2024-08-02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毛志超 责编:毛炜焜 浏览:22

(据化学化工学院报道)“草木苍翠,编织万物”,这是非遗草编的魅力所在,虽历经岁月沧桑,但精神内核仍历久弥新,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为推广和传承非遗草编手工技艺,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8月1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希翼,走进西北村和积家村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草编文化盛宴。此次活动以莱州草编为切入点,以手工制作为媒介,播撒下非遗草编的种子。


精神引领,文化启迪。实践团成员通过精心准备的PPT,结合视频、图片,采用教与学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生动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向同学们介绍了非遗草编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创新应用,引导同学们感受草编的魅力,对非遗草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了同学们对非遗草编的兴趣。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成为了连接非遗草编技艺与年轻心灵的桥梁,每一页PPT都是一扇窗,向同学们展示了非遗草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创意融合,手工添彩。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草编文化,在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尝试编织简单的草编作品,他们从最基础的编织技巧学起。起初,他们的动作有些生涩,但在成员们的耐心讲解和悉心指导下,孩子们逐渐找到了感觉,一步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编织进每一片玉米皮中,玉米皮在他们的巧手下逐渐变幻成形。有的孩子编织出了简单的草编戒指,有的则完成了精致的草编蜻蜓和金鱼。同学们逐渐掌握了草编的要领后,他们的作品从最初的基础图案到后来的复杂造型,无不展现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当一个作品完成,无论是简单的草编戒指还是精致的蜻蜓,都能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的自豪和喜悦。 

草编游戏,激发乐趣。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实践团还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草编击鼓传花”游戏。同学们整齐的坐在座位上,随着鼓声的起伏传递着纸球。当鼓声戛然而止时,手持纸球的孩子便有机会分享自己对草编的理解或是展示自己的草编作品。这个游戏不仅考验了同学们的反应速度,更加深了他们对草编艺术的认识,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草编艺术的理解和喜爱,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心灵滋养,梦想启航。在手工体验教与学的过程中,成员们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成员们耐心倾听同学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受此次活动的影响,草编的梦想在不少孩子心中生根发芽,甚至一些孩子的梦想变为成为一名草编手工艺者。


展望未来,传承弘扬。“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将会秉持自己的初心,不断创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模式,利用数字媒介的交互性、便捷性、沉浸性等特点,为非遗文化信息的表达提供更多的选择,使得文化的展示方式更加多元化,传播的内容更具吸引力,让更多群体认识并深入了解非遗文化,让更多人自觉加入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行列中来。传承非遗精华,结合时代创新。非遗创新难,归根结底是非遗的传承难。要做到“守正创新”,首先就是要全面地继承非遗文化。

“传统文化的脉络神韵,犹如悠然吟唱的音符,穿过时空的壁垒,引领着我们的人生。”非遗草编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是情感的寄托。“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的这次活动,不仅让社区的孩子们在手工和游戏中领略了非遗草编文化的无穷魅力,更为草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份源于古老手艺的美丽,能够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