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光]学院“魔力光伏”实践团深入济南市怀仁镇实地考察
2024-07-21 来源: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金敬旭 李幸茹 责编:于艾辰 浏览:16

  (据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报道)为深入了解济南市怀仁镇的绿色光伏项目现状,进一步探索绿色能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广泛应用。7月20日,“魔力光伏”实践团来到济南市怀仁镇进行实地调研。

  实践团抵达怀仁镇后,受到了团委书记吕安海的热情接待。吕书记以饱满的热情和详实的介绍,为实践团成员们揭开了怀仁镇光伏产业的神秘面纱。他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当地光伏发展的三大模式:地面光伏、屋顶光伏以及济南最大的光伏电站。其中,地面光伏项目巧妙地利用盐碱地、低洼地等低质土地资源,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年收入,还显著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屋顶光伏则更为灵活多样,既有村集体统一管理的部分,也有村民自发安装的案例,展现了光伏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前景。

  在吕安海的陪同下,实践团首先来到了小范围的地面光伏调研现场。光伏板下巧妙地种植了地瓜等农作物。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模式,不仅最大化地利用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农业与光伏产业的有机结合,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吕安海介绍道:“在相同的土地面积下,光伏发电可以实现上面发电,下面套种粮食作物,让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春薯收获季节,每亩地产量可高达6000斤,收益可达4000元,再加上光伏收入,真正让老百姓在“光里淘金、土里刨金”。

  随后,实践团一行又来到了济南最大的光伏电站。这座占地300余亩的光伏电站,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在阳光下闪耀着科技的光芒。据介绍,该电站充分利用了低质土地资源,年发电量巨大,可节约大量煤炭资源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光伏电板下还种植了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实现了“板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电站内部,详细了解了光伏发电的技术原理、运维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内容,对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调研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吕安海一同合影留念,定格下了这难忘的瞬间。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光伏技术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收获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建议。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绿色能源知识,积极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推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调研不仅是对绿色技术的一次深入考察,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展望未来,“魔力光伏”实践团将继续关注绿色能源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和应用场景,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他们也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合作,共同开创绿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