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机械工程学院报道)根据未来人才发展需求,本着“人才强国”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机械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于淄博市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开启义务支教活动。
当青春的脚步融入祖国的山河,当知识的光芒照亮乡村的教室,一场充满希望与奉献的旅程便在广袤的土地上悄然上演。一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在这个暑假,背起行囊,远赴深山,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支教活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和对时代的回应。
支教生活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收获。大学生志愿者之一的赵习伟分享了他的感受:“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害羞,不愿意与人交流。但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他们逐渐敞开了心扉,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世界。看着他们一天天的变化,我感到非常欣慰。”赵习伟的话语中充满了成就感。
在支教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孩子沟通,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如何管理一个班级。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责任与奉献,理解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支教活动不仅仅是单向的传授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成长。当地孩子们的纯真无邪、好学上进,给大学生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表示,这十天的经历将会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前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支教活动的深入,大学生们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知识的光芒,更为他们种下梦想的种子,让这些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是一个窗口,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貌和他们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学生们不仅传递了知识、播种了希望,更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时代的责任感。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青春的名义,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