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Red youth实践团齐韵悠扬润乡土,教育花开映日红 ——费县益海助学中心
2024-07-25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部 作者:岳力伟 责编:于萌萌 浏览:10

  (据经济与管理学院报道)7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d Youth实践团在费县益海助学中心迎来支教第三天,青年志愿者们以行动诠释责任,为乡村孩子带去知识的甘霖。


  实践团成员岳力伟没有直接翻开厚重的历史课本,而是以一句简单而充满悬念的问题——“苏轼是谁?”轻轻扣响了孩子们探索历史的大门。岳力伟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孩子们先自己思考。片刻的沉默后,一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我知道!苏轼写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岳力伟对这位勇敢发言的孩子表示赞赏,并以此为契机,用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将苏轼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以及他那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娓娓道来。在讲解过程中,岳力伟还巧妙地穿插了观看视频环节,让孩子们通过视频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苏轼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益海助学中心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理课正在进行中,主讲人实践团成员武雅楠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方式,巧妙地利用了一份精心准备的PPT,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转化为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蔚蓝的海洋、翠绿的山脉、金黄的沙漠……一幕幕壮丽的自然景观映入眼帘,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发出阵阵惊叹。武雅楠趁机引导:“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一个充满奇迹与奥秘的星球。”随着PPT的深入,武雅楠不仅展示了地球的构造等基础知识,还穿插了许多鼓舞人心的话语。整堂课下来,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探索未知、保护地球的种子。武雅楠用她的智慧和爱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实践团精心挑选了四个寓教于乐、充满正能量的剧本,旨在通过戏剧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活动当天,实践团成员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剧本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通过阅读剧本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台词含义。实践团队长解少炫耐心地引导孩子们逐字逐句地阅读剧本,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和角色形象。在排练过程中,解少炫不仅亲自示范表演技巧,还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给予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意。

  今天的重点课程齐文化由实践团成员岳力伟主持,岳力伟以细腻的视角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齐文化博物馆与晏婴墓的精彩分享。她首先介绍了齐文化博物馆作为研究齐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其内藏品的丰富性和独特性。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文物图片和解说,岳力伟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齐国,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随后,话题转至晏婴墓。岳力伟以晏婴的生平故事为线索,讲述了这位古代贤相的智慧与胆识,岳力伟不仅介绍了晏婴在政治、外交上的卓越成就,还巧妙地融入了晏婴的个人品德和爱国情怀,使得孩子们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活动的高潮部分,岳力伟播放了一段自己之前在齐文化博物馆和晏婴墓进行调研时录制的视频。视频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激发了孩子们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整场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岳力伟以她独特的魅力和专业的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齐文化世界的大门。这场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今天,Red youth实践团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活动中,支教成员们不仅传授了历史课与地理课的基础知识,引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长廊,探索地球奥秘;还通过剧本排练,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更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齐文化博物馆与晏婴墓的深入讲解,让孩子们在实地探访与故事中,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此次支教之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触碰。支教团队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Red youth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虔诚前行,在更多需要的地方播撒知识的光芒,点亮孩子们的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