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学院“禄”力同心在兰考徐场村:探寻发展的密码
2024-07-25
来源: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作者:曹铁巍 郭同君
责编:于萌萌
浏览:10次
(据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报道)2024 年 7 月 24 日,禄力同心实践团走进了兰考县的徐场村。曾经,这里饱受风沙侵袭,土地贫瘠,生活困苦。焦裕禄书记带领兰考人民种下的泡桐树,成为了改变这一切的关键。上世纪 80 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兰考泡桐优质的木材与民族乐器制作结缘,其独特的纹理和优良声学特性,赋予了乐器清脆悦耳、余音袅袅的美妙音色,从此徐场村踏上了民族乐器制作的发展之路。
如今,徐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已有 90 余家乐器相关企业,产品涵盖古筝、古琴、琵琶等 20 个品种、30 多个系列。一家家乐器工坊里,工匠们或是精雕细琢琴身上的花纹,或是认真调试琴弦的音准,他们忙碌的身影展现着对乐器制作的热爱与执着。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在这里完美融合,老一辈工匠凭借多年经验赋予乐器灵魂,年轻一代则积极引入先进设备和创新理念,让制作工艺更加精湛高效,他们共同推动着徐场村乐器产业的蓬勃发展。
徐场村的成功,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众多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曾经荒凉的村落如今充满生机与活力,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禄力同心实践团在深入走访中,深切感受到了徐场村的独特魅力。每一棵泡桐树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件精美的乐器都凝聚着村民们的智慧和辛勤汗水。徐场村的发展是兰考县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精彩缩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乡村借鉴其成功经验,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实现繁荣富强的梦想。禄力同心实践团也将继续探索前行,为传播更多乡村发展的成功案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