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学院报道)为调研黄河下游防凌防汛搬迁安居工作,7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生齐稷社工实践团前往东营市杨庙社区展开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杨庙社区惠民设施的建设,并且与杨庙社区居民进行交流,见证了黄河下游地区人民为防洪安全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明确了新时代农村社区的新面貌。
一、杨庙社区的前世今生
杨庙社区位于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其前身是南展区内的房台村。为了配合黄河南展宽工程的实施,南展区内的群众积极响应号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于1979年6月全部搬上了紧靠临黄大堤的房台上居住生活,形成了当时的房台村。这些村民为黄河防洪安全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简陋的条件下生活了数十年,等待着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到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房台逐渐无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为此,东营市决定实施黄河南展区村庄搬迁改造工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杨庙社区便是这一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实践团成员沿着社区内干净整洁的道路漫步,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舒适。这与当时黄河下游防汛紧张忙碌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感叹时代变迁的力量。
二、杨庙社区的新面貌
如今的杨庙社区,已不再是昔日简陋的房台村。社区内实行集中供暖、天然气入户、污水集中处理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同时,社区还配套建有便民服务中心、老年人餐厅、青少年之家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特别留意到了社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便民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地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老年人餐厅里,老人们围坐一起,享受着可口的饭菜和温馨的陪伴;青少年之家则是孩子们学习、娱乐的好去处。这些设施的完善,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杨庙社区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和关怀。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社区内的果蔬种植基地和乡村旅游项目。在这里,实践团成员看到了现代农业的魅力和乡村旅游的潜力。村民们通过种植有机果蔬、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不仅增加了收入来源,还改善了生活环境。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勤劳致富的喜悦和满足。
最让实践团成员感动的是,在与社区居民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听到了他们对黄河南展宽工程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深知自己为黄河防洪安全作出的贡献和牺牲,也感激党和政府为他们带来的新生活和美好未来。他们的朴实和真诚让我深受触动,也让实践团成员更加坚定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信仰。
三、结语
杨庙社区的建设是黄河下游防凌防汛搬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它不仅有效解决了南展区群众长期以来的居住安全问题,还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杨庙社区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实践团成员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杨庙社区将会建设得更加美好成为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