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院筑梦启航实践团在沂源县三岔中心学校举办支教活动顺利开展
2024-07-21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赵之笑 刘志恒 责编:万佳蕊 浏览:12

  (据机械工程学院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牢记青年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尽全力发挥专业所长,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学校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支教教师勇担重任、不负青春的话语。为践行青年一代的使命,2024年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筑梦启航”实践团在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三岔中学教学活动如期进行。旨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输送人才。

  支教团成员在这个炙热的暑期

  奔赴在支教地点

  用点点星光

  照亮航路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以饱满热情为学生授课。实践团成员通过认真备课,了解所学内容的侧重点。在上课过程中时刻充满激情,将自己最精神的一面带给学生。每一位学子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同学们或是目光专注地凝视着书本,仿佛在与文字进行深刻的对话;或是手指轻轻划过书页,似乎在寻找知识的宝藏。桌上散落的书籍和文具,是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老师站在黑板前,用粉笔勾勒出“cute”这个英文单词,或许是在讲解英语单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又或许是在引导学生们跨越语言的界限,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而旁边的数学公式,则提醒志愿者们,在这里,逻辑思维与语言艺术并重,每一门课程都是通往智慧之门的钥匙。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学生利用下课时间做掰手腕的游戏。在这充满欢声笑语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友谊赛正在上演。实践团成员与一位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扳手腕比赛。两人的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坚持,仿佛在这一刻,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这场扳手腕比赛,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友情的见证。在这个充满爱的空间里,老师与孩子之间没有了年龄的界限,只有纯真的欢笑与共同的成长。这一刻,定格成了他们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图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做游戏。一群孩子在户外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欢乐。他们身着五彩斑斓的衣裳,宛如彩虹般绚烂,每个颜色都代表着独特的个性和活力。孩子们围成一个温馨的圆圈,共同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展现了友谊与团结的力量。每个孩子,无论大小、性别或能力,都在这个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享受着同样的乐趣和尊重。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被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被赋予同等的关爱、尊重和发展的机会。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的熏陶。


  图为实践团成员根据一天的教学情况为三位表现良好的同学颁发奖状。镜头前,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仿佛每一份努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闪耀的回报。这不仅仅是纸张上的几行字,更是对他们辛勤付出与卓越表现的最高赞誉。他们的名字,在这一刻,与荣誉紧密相连,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背景中,黑板上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知识的力量,教室里的其他学生也投来了羡慕与敬佩的目光。这一幕,不仅是对孩子们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班级精神的颂扬。


  图为实践团成员目送孩子走出校园。在目送最后一位孩子走出校园后,支教成员说,在支教的时间里,他们发现孩子们真的是宝藏,总能在小朋友身上学习到新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们,在未来生活中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挺起胸膛,自信的走下去。对志愿者来说,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它都是生命中的一抹亮光,可以不断指引志愿者们找到新的方向和道路。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感觉自己和同学们在一起进步,希望可以变得更好,也期待志愿者们在日后支教过程中的进一步相处。想了许久,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意义,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代又一代人从课堂上走出去,又接力带领下一代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因为热爱,所以无悔。在接下来的支教旅途中,实践团成员会继续和伙伴们一起努力奋斗,为孩子们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将理想的炽热凝结成支教生活里的高光,以我之力,助支教星火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