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2024-04-02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高春燕 责编:新闻记者部 浏览:10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中国当代作家王蒙创作于“双百语境”的短篇小说,1956年发表于《人民文学》9月号,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大胆揭露了当时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在当下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发表时秦兆阳将标题改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后来,王蒙又把小说题目改回《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看似相近的题目,内涵却大不相同。两个题目一个突出了青年,一个突出了年轻。在王蒙看来,林震终归是一个有待成长的年轻人,怀揣着大干一场的美好理想来到组织部,在经历碰壁、挫折、迷茫后获得成长。而年轻人对应的就是“老油子”,也就是此小说所批判的。不同于年轻人的朝气蓬勃、跃跃欲试,他们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屈服,回避矛盾、将自己的理想掩埋。王蒙通过形象的塑造,生动了展现了成长这一主题。

一、形象的隐喻

  林震刚来组织部,就带着《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而这也预示着林震本人的形象也是向娜斯嘉靠拢的。娜斯嘉是《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中的女主人公,而王蒙的这篇小说也是在这本苏联小说的影响下写成的。女主人公娜斯嘉为了群众的利益,不畏任何权势,不顾个人安危,敢想敢说,敢作敢为,  这种崇高的精神令人深受鼓舞。而林震受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的鼓舞和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影响,生命沉浸在一种兴奋、激动之中,闪烁着理想的青春光彩。所以当知道麻袋厂的情况后,迫切想解决该厂的痼疾,在报告领  导后得到“条件不成熟”的回答后,林震支持魏鹤鸣开座谈会,私下鼓励基层给党报写信反映问题,使问题矛盾扩大化,厂长王清泉被行政撤职。初读为林震的敢作敢为而热血沸腾,读后深思却发现其犯下错误。在对于王清泉的认识上,林震主要是从魏鹤鸣口中得知,而魏鹤鸣又和王清泉有私人矛盾,王清泉的最后处理也是过重的。鉴于林震作为青年人的工作热情和想做“娜斯嘉”式英雄的初衷,可以说,王清泉无形中成了林震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按照刘世吾所说,“年轻人也容易过高估计自己,抱负甚多,一到新的工作岗位就想对缺点斗争一番,充当个娜斯嘉式的英雄”。

二、形象的对比与发展

  文本很鲜明地展现了林震、韩常新、刘世吾三人的不同形象特点。例如, 同是组织部的成员, 在面对麻袋厂问题时, 林震是心急如焚, 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 不让问题继续发展延伸, 而刘世吾早就知晓此事, 并还教训林震幼稚,而面对林震向他汇报时, 他总是能找到一套借口和理论来为自己开脱。将两人的人物性格和工作作风以及生活态度完全明朗化, 林震对党是忠心耿耿、充满热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而后者对任何事情都是冷漠、麻木的。当然,无疑林震是作者所偏爱的。

  文本中的人物也有很明显的发展过程,如“林震——赵慧文——刘世吾”三者的成长链条式的关系。

林震单纯、天真、迷惘、焦虑、苦恼,是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对于党工作者充满了敬畏的林震,满怀激情把一切理想化,他用《党章》规范组织部工作,还由衷地喊出:“党是人民的、阶级的心脏,我们不允许心脏上有灰尘,就不允许党的机关有缺点!”。

  赵慧文刚转业到组织部时,满怀着青春的激情与美好的理想干着工作。当认识到组织部的工作存在问题时,提过许多意见,与组织部的韩常新为工作争吵过,但没有任何收效,使她觉得自己与组织部工作存在的不足做斗争有些力不胜任,因此赵慧文便把意见隐藏于内心。赵慧文由单纯满怀激情向世故转化,认识到社会的现实性并有所妥协。

  作为有经验的领导,刘世吾一方面肯定林震作为年轻人的热情,一方面尖锐指出他的那种对生活理想化想像的“虚妄”:“年轻人容易把生活理想化,他以为生活应该怎样,便要求生活怎样,做一个党的工作者,要多考虑的却是客观现实,是生活可能怎样。”刘世吾对林震作为年轻人弱点的批评之所以能击中对方的要害,主要源自于刘世吾年轻时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也有过作为年轻人的幼稚与冲动。

可以说,年轻的林震长大几年后就会成为赵慧文,再长大几年后,就会从赵慧文成为刘世吾。他们只是一个人不同阶段的一种展现。

  作为一部成长小说,我们在肯定成长的时候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清醒的认识,不使自我懈怠,保持革命时期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