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凋零的玫瑰 ——分析爱玛的人生悲剧
2024-04-15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高春燕 责编:新闻记者部 浏览:10

  《包法利夫人》一经问世,风评就严重两极分化。赞扬者认为, 包法利夫人反映了法国19世纪中期小资产阶级女性对于人格独立自由的追求、对于男权专制婚姻的反抗, 其悲剧性蕴涵深刻的人文意义。反之, 诋毁者纷纷指责作家宣传人性道德沦丧、堕落淫秽的生活方式, 有伤资产阶级社会风化。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 正如小说的副标题“一个外省女人通奸的故事”。女人偷情, 正是法国人的浪漫和激情所在。他们把通奸行为作为一夫一妻制的补偿,乃至于产生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矛盾:自由恋爱不为法律所禁, 通奸却是一种罪过;但是, “误入歧途”的少女往往是不光彩的,妻子的不规却受到宽容。因而, 从17世纪至今的许多年轻女人, 她们结婚是为了可以无拘无束地有个情人。  

  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福楼拜所塑造的爱玛这一人物无可避免地走向必然的悲剧宿命。本文将对人物形象塑造和悲剧原因进行探寻,理解爱玛这一典型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一、爱玛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塑造

  爱玛的一生是普通的,但她的人物性格是十分鲜明的。《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形象可以分别从爱玛、包法利夫人和他人的情人这三个身份来分析。这三种身份定位对她的描述各有不同,也展示了一个纯真的少女最后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逐渐堕落掉入深渊的过程,浪漫主义的情怀最终消逝在现实主义的土壤里。下面将从这三个身份定位分析她的人物形象。

  在结婚前,她还是爱玛的时候,她是一个天真浪漫,心中对爱情有着无限憧憬和向往的妙龄怀春少女,身材纤瘦,也生得漂亮。原著第一部分第六节(人民出版社李健吾译)写到,“她读过《保尔和维吉妮》,梦见小竹房子、黑人多明戈、名唤‘忠心’的狗,特别是,一个好心小哥哥,情意缠绵,爬上比钟楼还高的大树,给你摘红果子,或者赤脚在沙地跑,给你带来一个鸟窠。”这明显表明,艾玛希望以后的丈夫是一个懂得浪漫,有激情的,不顾世俗的,能不顾一切爱她的“王子”。她在修道院里接受的是贵族式的教育,是上流社会的洗礼和熏陶,是艺术与时尚。她还痴迷于浪漫主义小说,对爱情抱着浪漫主义幻想,因此她希望自己得到的也是美好的爱情和浪漫的生活,她期待自己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和一个懂得浪漫的男人,并渴望能跻身于上流社会,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在成为包法利夫人后,有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在爱玛与查尔斯新婚不久的一天早晨,爱玛精心准备了早餐,食物摆放得像柜台里的糕点一样精致,爱玛满脸期待地等着丈夫的夸赞和回应,而查尔斯却不在意这些,他只胡乱扒拉了两口早饭说:“以后的水果从院子里摘,不必这么麻烦。”他丝毫不在意她别出心裁的摆盘,爱玛此时也不再说话。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也再次印证了二人的不合适。“当女儿出生以后,爱玛的角色也逐渐产生了转变,由一个妻子逐渐变成了一名母亲,她也慢慢看到了现实和自己的梦想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与此同时,爱玛也知道了以前自己的梦想是现在的自己所永远无法达到的,唯有获得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够使自己的生命质量有所保证,而只依靠着梦想是永远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的。爱玛带着美好的希望和查尔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却在美好的幻想中发现生活远不是她想象的那般美好。巨大的落差在爱玛的心中产生,她的失望也在一个个普通的日子里逐渐被放大,这也为后面她的偷情埋下了伏笔。查尔斯满足不了她心中对爱情的幻想,现实的平庸将她从浪漫主义的迷梦上拉了下来,跌下来的她并不愿意接受现实,而是选择了婚外情,通过享受不顾一切的爱情和奢靡的生活,来弥补并填满自己的欲望。

  作为情人的包法利夫人,甚至完全不顾世俗的眼光追求自己的渴求,她是大胆的,也是跳脱世俗之外的。一次聚会上,在丈夫查尔斯的引荐下,她认识了第一任情人赖昂。他幽默的谈吐、英俊的外表以及在谈话中所表现出的见多识广深深吸引着爱玛,这才是爱玛理想中的爱人。然而,与赖昂这样一个依靠家族在外生活,没有任何财富基础的年轻人的爱情就像浮萍,美丽而脆弱。最后包法利夫人因为了维持恋情欠下了大量高利贷和名誉的彻底败坏而自觉无颜于世,吞毒自杀。一朵在浪漫主义下盛开的玫瑰终在现实主义的土壤下凋零。

二、爱玛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福楼拜在描写爱玛自杀的场景时,为了让小说更贴近真实,更准确地描述出爱玛喝下毒药的反应,他甚至亲口喝下进行感受。甚至在爱玛最后死的那一刻,他痛哭流涕,他将自己深深地投入到了作品真实的情境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此时的爱玛不再是虚构的,而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典型。而这样的一个悲剧定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本文主要从家庭、社会和自身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不同的家庭背景下会成长出不同的人,即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爱玛四岁丧母,虽然有家庭教师泰勒小姐教导她,爱护她,把她当做亲生女儿般对待,可泰勒小姐毕竟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她从十二岁时就开始学习当家,并且心里一直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以至于在她后来的婚姻中对她产生了影响。父亲是个普通的农夫,一直想让爱玛享受贵族式的教养生活,为使女儿爱玛受到良好的教育,便直接把她送入了修道院里进行教导。在修道院的经历和见闻强化了艾玛的浪漫情调思想,她阅读了大量关于浪漫主义的文学,这些浪漫主义文学的书籍在给她以心灵寄托的同时,也给她尚未成熟的心灵种下了浪漫主义的种子,使她产生关于美好的种种幻想,然而这些东西和她后来进入现实的社会是截然不同的。这为爱玛的悲剧埋下了祸根,修道院里的教育与当时社会所能接受的是截然相悖的,如果她不能意识到并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一直沉溺于自己的美好幻想中的话,势必会导致她的悲剧。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背景是在法国七月王朝时期。作家成功把握了时代特点:一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而它在当时掀起的浪潮和风波却在下一个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在当时的社会,追求精神上的富有、追求浪漫主义就是人们显著的标志,但显然这在新的时代和社会到来的时候,它是不能完全适应的,新的时代有着新的社会需求,人们更加注重现实和实际,而这种新的社会需求与旧有的社会需求是无法兼容的。《包法利夫人》所展现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艺术主义者的艺术追求与平庸鄙陋的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爱玛从舞会归来一直郁郁寡欢,认为上天是不公正的,自己明明比那些夫人还年轻貌美,却过不上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繁华过后的生活又重新归于平静,而她的心从此却无法再平静下来。爱玛的种种遭遇、经历和心境在当时的社会是众多普通女性的缩影。

  爱玛为了寻找美好和理想的爱情,最后和现实发生冲突,走向了灭亡的路,使她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爱玛悲惨命运的根本就在于她身为一名女性,在努力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所有思想感情与生活都献给了爱人,追求完美、理想而又浪漫主义的情感,却成了禁锢其终身的镣铐。她的悲惨结局是她逃避现实的后果。她既看不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也不愿承认自己沉迷在过分的浪漫主义中。她甘心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自怨自艾,包括她后来自尽,也都是逃避现实的体现,这也表明了浪漫主义梦想的破灭。

结语

  包法利夫人的一生是可悲的,也是值得的。爱玛的这一形象塑造对于我们探求社会的现实意义具有重要作用。人在寻求完美、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常常会陷于欲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中,恰若戴上了镣铐或掉入陷阱,无法脱身,也无法自拔,就像玫瑰因为不适应的土壤而凋零,这也是爱玛人生悲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