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下,自由个体如何在共同体的追寻历程中确证自我——《堂吉诃德》读书报告
2024-04-12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高春燕 责编:新闻记者部 浏览:10

  理想和现实一直是无法消解的矛盾,人们讽刺全然沉浸于理想世界的个体,认为其不过是对现实的逃避,是个疯子;人们也批判那些在现实世界里默默生活而没有理想的人,认为他们甘于平庸,没有追逐理想的勇气。而堂吉诃德无疑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他因受骑士小说影响而萌发成为游侠骑士的念头,在经历三次出行后终于“幡然醒悟”,在去世前回归现实。

  可真的是这样吗?在阅读过程中,我一边为堂吉诃德的行为匪夷所思,一边钦佩他的赤子之心,他像哈姆莱特一样,有着复杂的形象意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也有一千个堂吉诃德”。

  创作之初,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的前言中声明他写这部作品是为了“攻击骑士小说”, 其宗旨是“要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当时欧洲社会,人文主义思潮兴起,资产阶级已逐渐取代代表着欧洲封建阶层的骑士阶级。此时的骑士精神已经不合时宜,骑士文学表现的内容充满了庸俗、愚昧和暴力,一些热衷于阅读骑士小说的人模仿干杀人越货的事。

  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出游趣事,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的社会黑暗及揭露了骑士小说的危害,但同时也塑造出一个复杂多面且矛盾的典型人物形象。有人说堂吉诃德是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的疯子;有人说他是英雄主义的理想主义者;有人说他是小丑……在此基础上,人们又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其形象新的内涵,重新建构起每个时代不同的堂吉诃德。

  有人根据昆拉德的思路,提出《堂吉诃德》的写作可以概括出一个话题即“自由个体如何在共同体的追寻历程中确证自我”:共同信仰消失后, 共同体重建 (这是堂吉诃德骑士出行的原动力) ,如何保卫共同体 (这是堂吉诃德喜欢装扮成游侠骑士的精神依据) ,认识到理想自我的虚幻性 (这是堂吉诃德的骑士梦想最终破灭的原因) ,然后如何确证自我。

  联系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被提出、认可,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我们这些在大背景下的个体如何在追寻理想与脚踏实地间平衡把握,在实现自我理想和民族复兴平衡统一,共同信仰消失后, 共同体重建 (这是堂吉诃德骑士漫游的原动力) ;如何保卫共同体 (这是堂吉诃德喜欢装扮成游侠骑士的精神依据) ;理想自我的虚幻性 (这是堂吉诃德的骑士梦想最终破灭的原因) 。如何在共同体的追寻历程里认识自我、确证自我,都是值得考虑与探究的问题。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不喜极端,就像前期的堂吉诃德沉浸于骑士世界而忽视现实,最后脱离出来,全盘否定自己追逐理想的行为,留下“去年的雀巢,今年没有鸟。我过去是疯子,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几哈诺。但愿我的悔悟和真诚能够换回诸位以前对我的尊重”这几句讽刺的话语,深刻诠释了“物极必反”的含义。从堂吉诃德身上我们看出了其性格的两重性及无法消解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展现出其最后对现实的妥协。但我也感悟出了他的“赤子之心”,“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众人不理解甚至嘲笑,但我依旧愿意尊崇我的本心去做认为对的事,惩奸除恶、行侠仗义,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甚至牺牲,做自己的英雄。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常读常新,在每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具有启迪作用。谁又能说清堂吉诃德呢,他不仅仅是书中的人物,他具有复杂人性和鲜活生命,他活了起来,引领着每个读者去感受他赤诚的理想、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悲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