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法学院眼’绎未来”实践团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凭海临风小学进行教室光环境测量
2023-07-12 来源:法学院 作者:郭欣茹 责编:金敬旭 浏览:14

(据法学院报道)2023712日,山东理工大学“育梦成光,‘眼’绎未来”实践团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凭海临风小学进行教室光环境测量。


根据青少年近视成因综合分析,其生活学习主阵地即学校、家庭两大阵地,相关研究表明,除却遗传等因素,处于不达标准的学习光环境时,容易引起视疲劳,从而引起学生视力下降。因此,教室照明改造工作刻不容缓,在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先后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设备改造工作,并编制了相应的教室照明相关标准。因此山东理工大学“育梦成光,‘眼’绎未来”实践团于712日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凭海临风小学进行教室光环境测量。

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大类,实践团成员提出在白天的时候应首先优先考虑自然光,而将人工照明作为辅助。教室光照不仅应考量如何优化自然光环境,也要提高人造光源的品质。实践团成员首先进行了桌面平均照度指标分析,并将实地采集到的数据进与《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指标进行了比对,该校的桌面平均照度指标介于最佳阅读照度内,有利于保护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长时间的强光刺激会阻碍黄斑视力功能的正常发育,同时,暗视觉长期得不到锻炼,会给近视和弱视留下隐患。因此,眩光是影响教室光环境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团成员按中心布点法布置测试点进行了眩光指标分析,发现教室的眩光指标偏高,这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光会直接照射进入学生的眼睛,学生正常看黑板时,可能感觉到刺眼,引起不舒适感。虽然不舒适的眩光不会影响视觉效果,但是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和视觉疲劳,长期处在有眩光的环境更是会引起学生视力减退和神经性失眠等。

因此实践团给出了创新型教室光改造方案,贯彻了健康、智能、节能等高质量发展理念,从人的生理健康、生理节律出发,更加关注学生们的视看品质,关注提升视觉舒适性和健康护眼,加强对减少视疲劳的指标引导。实践团成员利用多学科知识深入实践,以守护青少年眼健康为己任,立足于更好地满足青少年护眼需求,科学防护,推动青少年眼健康事业发展。呵护青少年视力健康不仅是“育梦成光,‘眼’绎未来”实践团的初心使命,也是全社会提倡和推崇的目标意向,这既是关乎人民福祉的民生大事,也是大学生关注社会焦点、聚焦时事热点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