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劳动教育思想对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
2023-05-13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合署) 作者:李萍 李福刚 责编:齐益 浏览:14

摘要:劳动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途径。抗大劳动教育思想作为抗战时期的优秀教育思想成果,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试图从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等层面对抗大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进行探究,并从恪守育人本心、劳动教育一体化、激发育人活力和深化情感认同等方面分析其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启示,以把握抗大劳动教育思想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抗大;劳动教育;生成逻辑;当代启示

作者简介:李萍,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山东淄博 255000);李福刚,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规划处副教授。(山东 淄博 25513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时代高中与大学生涯教育一体化推进研究” (22CJYJ30)、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高中-大学’生涯教育体系构建路 径研究”(2022-XXDY-22)的阶段性成果。

 DOI:10.19865/j.cnki.xxdj.2022.23.014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22)23-0060-04

  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途径。党在特殊历史时期创建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以下简称“抗大”)形成的内蕴丰厚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弘扬。因此,弄懂悟透抗大劳动教育思想精髓,学习借鉴抗大劳动教育实践的优秀经验,对于我们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深远。

 一、抗大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

1. 文化逻辑:对中华民族优秀劳动教育思想的吸收升华。毋庸置疑,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既是中国人民改造自然的奋斗史,更是辛勤耕耘的劳动史。中国朴素劳动价值观正是抗大劳动教育思想得以形成的重要文化基因。抗大劳动教育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结晶。

  第一,提出劳动是生存之本的观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劳动,诸多典籍中对古人亲身劳作、制作器具的事迹均有详实记载。春秋时期《左传》记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墨子也说“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食者国之宝也”“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则说“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这些都明确指出了劳动的根本价值——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   第二,注重对劳动教育理念的探究。劳动教育理念是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准则。无论是曾国藩的“家之兴衰,人之穷通,皆于勤惰卜之”的观点,还是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诗文,抑或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语句,都充分说明了古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第三,强调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成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是明证。《论语》中指出,“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都鲜明地提出了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紧密结合的观点。

2. 理论逻辑:抗大劳动教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的继承发展。马克思认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毛泽东则指出:“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 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1](P399) 抗大劳动教育思想既是对以往劳动教育思想的超越,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的继承发展。

  第一,蕴含了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价值立场。抗大自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夺取抗战胜利,为无产阶级谋解放,其服务的最终对象正是广大的无产阶级。一是抗大具备无产阶级属性。抗大的建立与发展、抗大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成熟,都是为广大的无产阶级服务。二是抗大劳动教育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均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在抗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员都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方向。三是抗大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这一目标的直接受益人便是广大无产阶级。

  第二,实现了对劳动与教育的双向价值关照。马克思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P230) 他认 为,劳动与教育是共生共进的。抗大劳动教育思想 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一方面,抗大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实现“在做中学”。在抗大学员从事生 产劳动时开展劳动教育,不断提升学员的知识水平 和劳动技能。另一方面,抗大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在学中做”。在对抗大学员进行系统、 科学、有针对性劳动教育的同时,穿插具体的生产实践内容,使抽象理论入脑入心。

  第三,践行了马克思及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抗大注重学员劳动能力的培养,将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融合,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一是坚持以劳立德。抗大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教育学员明德立德,引导学员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念;教育全体学员积极投身生产劳动,培养良好劳动习惯,通过劳动体验,体会革命的伟大和不易,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实现以劳立德。二是坚持以劳增智。抗大将劳育与智育相融合以实现知行合一,不断丰富和深化劳动理论知识,促进学员智力发展。三是坚持以劳健体。抗大把生产劳动作为强化体质、健全身心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劳动教育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人的目的。

3. 历史逻辑:抗大劳动教育思想是特殊革命阶段的历史结晶。抗大创办之时处于抗战相持阶段,广大军民陷入没粮吃、没衣穿、没被盖的困境。 在严峻的历史关头,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理念,并逐步将大生产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抗大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号召广大师生边战斗、边生产、边学习,打仗就齐上阵,不打仗就生产学习,与广大群众一起投身大生产运动。

   第一,对抗大学员进行劳动价值观改造。一方面,鉴于部分抗大学员存在的封建劳动观念已成为抗大生产劳动顺利开展的一大障碍,抗大对劳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员授予劳动英雄或劳动模范称号,使其获得更多的尊重,从而对“劳动下 贱”等错误的劳动观念进行纠正,使“劳动光荣”成为民众的普遍认知,以扫清大生产运动的价值观 障碍。另一方面,为纠正抗大学员中过分强调工 作而忽视生产、滥用“半工半读”而忽视文化教育 和科学知识学习等倾向,抗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劳 教结合”的理念,将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紧密结合,实现两者的高度统一,进而全面提高学员综合素养。

  第二,解决根据地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成为当时抗大学员必须面对的现实困难。在此背景下,抗大提出了边生产边学习的发展理念,将劳动教育作为学员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自建窑洞,解决住宿和校舍不足问题。抗大积极发动全体师生参与窑洞挖建,为抗大学员提供了基本的住房和校舍保障。二是开垦农田,解决粮食不足问题。广大教职学员坚持半工半学,开垦出大量农田,逐步实现根据地粮食的自给自足。三是开展副业生产,解决穿衣问题。如抗大女学员组建女生队,发挥自身特长,纺线、织布、做衣等。

  第三,为抗战培养优秀的军政人才。抗大在将思想教育融入生产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知识水平、实践动手能力等。抗大成立之初,抗大学员的劳动价值观存在差异。多数学员对于劳动持有朴素的价值观,将劳动视为平常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稍加教育引导便可树立良好的劳动价值观。但少数知识分子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部分封建残留,如存在劳动与知识分子无关,劳动是苦力等带有浓厚主观主义色彩的认识。对此,抗大适时开展加强劳动思想观念教育的整风运动[3] ,将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端正学员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学员的思想觉悟。

二、抗大劳动教育思想对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抗大劳动教育思想内涵深邃、特色鲜明,教育方法灵活、教育形式多样、教育载体丰富,对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经验启示。

   1. 坚定政治方向,恪守育人本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直接关乎国家前 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生力军,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尤 为关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确保政治方向坚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并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本心,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4] ,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各环节。 一是将劳动教育与“四史”教育有机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报国之志。二是将劳动教育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引导 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使学生真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将劳动教育与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在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精准发力。[5]

   2. 凝聚全员合力,推进劳动教育一体化。首先,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庭要充分发挥其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作为家庭创建的主体,要在生活中常做表率,带头参与劳动,乐于动手创造,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学校要发挥其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根据 学生的年龄、专业科学规划劳动教育课程,积极为 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劳教结合的强大力量。社会要充分发挥其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一方面,社会要充分认可和宣扬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顶层设计角度给予劳动教育充分的支持。另一方面,社会应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创造便利条件,与家庭和学校协同配合。其次,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 体化体系。一方面,要建立清晰明确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从观念树立、习惯养成、知识积累、技能提升、实践参与等几个层次入手,由浅入深地提升学 生的劳动素养。另一方面,要建立丰富科学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既要加强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其他学科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又要加强各个学段劳动教育的过渡衔接。如小学阶段注重劳动观念的启蒙,让学生通过生活和课堂上生动有趣的活动对劳动乐趣形成直观感受,为今后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打牢基础;中学阶段注重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通过劳动实践锻炼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大学阶段注重劳动技能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将所学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和工作的具体劳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3. 加强劳教结合,激发育人活力。首先,领会劳教结合内涵,把握劳动教育实质。高校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劳教结合思想,认真总结劳教结合历史经验,深刻领会劳教结合的深层次内涵,把握劳 教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形成自上而下的劳教结合理念,为统筹协调高校劳动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优化劳动课程体系,实现劳动与教育并重。高校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适当增加劳动实践在课程中的占比,加大劳动实践的学分比重,从制度层面强化劳动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为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供现实条件和 基础保障。最后,丰富劳教结合模式,激发育人活力。高校要不断扩宽劳教结合途径,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方式和途径[6] ,为学生提供更多教育平台。高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建立产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可以与企业、政府、乡镇联 合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固定 场地;可以成立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硬件支持,等等。

   4. 弘扬劳模精神,深化情感认同。首先,强化思想引领,挖掘劳模资源。把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将劳模精神具象化、生动化。既要大力宣传社会中的典型劳模事迹,更要深入挖掘高校的“最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资深教授专家、 离退休优秀教师等。通过近距离接触和感知他们 的先进事迹,使学生深刻体会劳模精神内涵,从而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奉献为民。其次,讲好劳模故事,建立情感共鸣。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想法新潮,高校要把握这一性格特点,一方面在劳模的选择上要尽量体现新时代特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升学生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在劳模故事的诠释和讲解中,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在抖音等平台上创作发表以劳模故事为主题的优质短视频作品,这既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使其产 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尊敬劳模、崇尚劳动的良好品质。最后,营造浓厚氛围,浸润学生心田。一方面,加强传统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如在教室、公寓、餐厅、图书馆等公共区域, 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展示我国各行各业劳模和大国工匠的励志故事、卓越贡献,使劳模先进事迹高频率出现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让劳模不再局限于刻板的图文素材中, 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或者参与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定期邀请全国劳模或大国工匠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与学生亲切互动,让劳模精神活起来,从而不断滋养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2.

[3] 肖菊梅,赵洁岩. 抗日军政大学生产劳动教育 的经验及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3(1).

[4] 檀传宝. 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解决好的三大理论问题[J].人民教育,2019,(17).

[5] 郭长义.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9,47(4).

 [6] 冯 刚,刘文博.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