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默而生,心自澄明 ——《活着》读后感
2023-03-05 来源:生命与医药学院 作者:蔡澄莹 责编:高春燕 浏览:22

  莎士比亚在戏剧《哈姆雷特》中感叹道:“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当命运的狂风暴雨来临之际,面对无边的苦难,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用永久的安眠来屈服逃避,再也不必承受人生的重量,还是劈波斩浪、逆流而上,用淋漓的鲜血来抗争惨淡的未来?在《活着》这部小说中,福贵用他坎坷的一生给出了答案。


  福贵本是富家少爷,拥有美满的家庭,却嗜赌如命,输光了家底,气死了父亲,为了维持生计,租地度日。然而命运却仍未善待洗心革面的他。不久福贵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又当了共产党的俘虏,历尽千辛万苦活着回家时,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女儿凤霞因高烧成了哑巴。后来儿子有庆不幸被抽血过量致死,女儿生孩子时难产而亡,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他与外孙相依为命数年,外孙苦根也因意外失去了幼小的生命。命途多舛的他最后买了一头老水牛,相伴度过余生。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就这个角度而言,《活着》无疑是一个令人叹惋的悲剧。当一条条生命的离去将难得的温情撕得粉碎,当一个个逆境的到来将一次次积攒的希望残忍打破,哭过,恨过,却依旧选择坚强地活下去。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众生皆苦,谁不是在人世间煎熬沉浮?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纵使命运不公,悲欢离合总无情,蜜液中毒汁暗藏,赠予的礼物皆已暗中标好价码,但岁月对世人是一视同仁的,从不为谁而停留。不妨珍惜当下,放眼未来,将灵魂锻炼得愈加坚韧,营造丰盈的精神世界,在荆棘遍地中昂首前行,正如史铁生所言,“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坚定自己的道路,不被外界刺耳的声音吓退,不为一时的黯淡而沮丧,好好活着,延续希望,无愧此生。


  当然,造成这种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还是时代的无奈。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黑暗笼罩了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人们被迫忍受着时代的鞭打和侮辱,麻木地随波逐流,蹉跎一生。每个人都好像变成了哑巴,噤若寒蝉,唯唯诺诺。但在种种局限与压力之下,纵然生存艰难,却不该就此沉沦,丢弃做人的良知,不该抛弃心灵的坚守。就像曼德拉所说:“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小说代表着一代人对一代政治的反思,福贵所经历的命运无常和苦难磨炼不仅仅是对中国当代特定历史背景下劳苦农民一生的浓缩,更是对人类普遍的人生经验进行深度概括与提纯。一头吃尽了苦头即将暮年的老牛,像极了福贵跌宕起伏的一生;一头人人都认为即将老死的牛却奇迹般地又活了十多年,则暗喻着普通人在动荡社会中的顽强生命力。在不动声色又字字沉重的行文里,渺渺人生的种种无奈流泻而出,灾难接踵而至,几乎令人无法喘息,但总归,活着就好。人的伟大,就在于能在直面接连不断的苦难时,努力积聚生存的力量。


  尼采曾提出“精神三变”的概念,以骆驼、狮子、婴儿三种生物来譬喻人类精神的变化。人一步步从背负传统道德束缚的骆驼,变成勇于破坏传统规范的狮子,最后成为意图破坏后创造新价值的婴儿。这蜕变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的过程。尽管身处黑暗年代之中,大多数人不能扭转时局,也总会有人不甘于浑浑噩噩,在夜色中举起火炬,在危险中发出呐喊。或许有人会选择暂时蛰伏,但只要活着,信念的火种便世代相传。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风雨如晦,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一时的忍气吞声,是为了在缄默中沉淀自我,有朝一日一鸣惊人、搏击长空。愿我们永远有直面苦难、抗争黑暗的勇气,怀抱希望坚强地活下去。虽默而生,心自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