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创新创业学院 主持人:曹绪亮、施海花、张德胜
时 间:11/03/2022 14:30~16:00 地 点:大学生事务中心103接待室
基本情况:
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于2015年9月24日,兼具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双重职能。学院下设教学与研究工作办公室、运营与实践工作办公室、竞赛管理办公室三个职能部门,协同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创业研究中心等二个校级研究中心挂靠学院。学校坚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深化实践,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五个一工程”,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学院的主要职责是:会同教务处拟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与教改,负责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工作;针对具备潜质的学生开展专门创业教育与实践训练活动;牵头组织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比赛活动;负责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学校的众创空间;代表学校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与政府对接并参与鲁中创新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承接政府创新创业培训任务等。
主要内容:
问:老师您好,请问学校对于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的选拔标准是什么?
答:对于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所有赛道允许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参赛人员(不含师生共创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根据赛道的不同要求也有所区别,如高教主赛道,团队成员中是否含有研究生,将组别分为了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根据是否注册公司及公司的注册年限,又将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细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
问:老师您好,请问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学校会提供哪些帮助呢?
答:学校可以为大家对接相关资源,例如创业导师以及毕业校友等,现在正在联动校友,让校友自愿对接,实现共同创业、互帮互助。还可以帮助大家联系社会上的补助,例如无息贷款、大学生创业扶持等。入驻大红炉众创空间可以提供免费的财税代理,免水、电、物业费等,真正的实现零成本创业。
问: 老师您好,请问在疫情期间进行创新创业应避免哪些风险?
答:在疫情中创业会存在较多的风险,现在学校更注重的是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有模式创新,具体创新,创新创业不是简单地做项目、当企业老板。在疫情下许多的行业受到了冲击,在这种形式下建议同学们从微创业开始,简单的开个网店。从策划到运作,在这种少投入少收益的项目中了解创业过程,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训练,主动了解国家政策和导向。
问:老师您好,请问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体有哪些方面?
答:以前我校并没有具体的培养计划,但我校现在有创业基础课和创新方法基础2门课程,目的是提升大家关于制定创业计划和创业方法的相关能力,并且现在提倡将创新创业思维与专业相结合,将创新融入到专业课中。
问:老师您好,请问创新创业项目的申请具体流程是什么?
答:学校会发布有关创新创业项目的通知,通过每个学院或者学院的科创组织传达给每一位同学。了解到通知以后,进行组队以及寻找指导老师,在老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团队撰写申报书。申报后校内进行评选,评选出校级以及省推项目。省推项目在省内和其他院校进行竞争,获得省级立项。优秀省推项目将会推到国家平台再评选,评选优秀的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
问:老师您好,请问我们都能参加哪些竞赛?
答:根据竞赛的主办单位、举办规模、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因素,学校对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在每年年初更新竞赛目录,在竞赛目录中将竞赛具体分为:国家级(A+、A、B)、省级(A+、A、B)、地市级(校级)、区县级(院级)等四级。
国家级A+类:指分别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3项赛事。
国家级A类:指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的相关赛事(除A+类所列竞赛项目)。
国家级B类:指国家一级学会或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除A类外的各类大学生竞赛。
省级A+类:指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省赛分区赛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省级A类:由省教育厅、团省委主办的大学生竞赛,或在全省及跨省区域内举办的国家级A类竞赛分区赛(除省级A+类所列竞赛项目)。
省级B类:原则上由省教育厅委托各省级学会主办的大学生竞赛,或在全省及跨省区域内举办的国家级B类竞赛分区赛。
地市级(校级):原则上由各地市主办的或以学校名义组织,面向全校学生举办的竞赛。
区县级(院级):原则上由各区县主办的或以学院名义组织,面向全院或若干特定专业学生开展的竞赛。
同时学校每年在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中评选表彰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年度人物、科技创新标兵和先进个人。
学校按一定标准给予国家级A+类、国家级A类、省级A+类获奖项目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奖励,学校鼓励各学院、单位在此奖励标准基础上予以配套奖励, 其他竞赛成果各学院可自行制定相关奖励办法。奖金原则上学生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按7:3比例予以分配。
具体奖励标准如下。国家级A+类:金奖(特等奖)100000元、银奖(一等奖)30000元、铜奖(二等奖)20000元、三等奖10000元;国家级A类:特等奖5000元、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省级A+类:金奖(特等奖)3000元。
请大家关注理工创客公众号、创新创业学院网站以及各个学院的网站竞赛专栏,各大赛事我们会在各种平台及时发布,鼓励同学们通过参加竞赛提升专业学习的宽度和广度,同时把专业学习和竞赛相结合,学以致用。
问:老师您好,请问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只是有想法而不去做事情。对社会要有充分的认识、明确的方向、要了解一个商业的痛点和需求。等了解商业的痛点和需求之后,再去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商业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问:老师您好,请问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起步的平台有哪些?
答:可以对接大红炉众创空间或者学校周边的青年创业园等载体进行创业,同学们也可以前往大红炉参观、咨询,将会给出更为详细具体的指导。
问:老师您好,请问大学生该如何把握创新创业的方向?
答:同学们可以通过平台跟着别的初创团队做一些尝试、去体会和学习。可以与学院老师联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老师会推荐相关的一些创业团队去学习、去参与,有很多的创业团队都亟需大学生的加入。
问:老师您好,请问有没有专业的课程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创新创业?
答:大一有创新方法基础课,大二有创业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创新方法和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课程是对每个专业普及的,同学们要努力学习,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知识,应用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创新创业。只是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要用创新的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