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九曲黄河咆哮”实践团在黄河沿岸进行调研活动
2022-07-15 来源:法学院 作者:杜艳瑛 王浩远 王敏 责编:冯星翰 浏览:45

  (据法学院报道7月14日,法学院九曲黄河咆哮实践团抵达聊城市东阿县鱼山,为探索黄河精神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推动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对孙秀珍烈士墓开展调研。

  走进鱼山村,实践团成员抵达孙秀珍烈士墓。实践团成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视角,运用倾听、积极关注、尊重等专业方法与当地村民进行访谈了解到,孙秀珍作为中共党员,为保护群众而遇害,“孙秀珍精神”激励着他们一代又一代人,将祖祖辈辈保护孙秀珍墓碑。当然对于孙秀珍烈士墓碑,目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保护不当的情况,村民们也希望能够加大力度去修缮,以便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孙秀珍烈士的英勇事迹值得当代青年一生学习。

  对于如何保护烈士墓碑这一重要的问题,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应加强监管,明确责任。对于烈士墓附近一些违规建筑予以拆除,切实落实各级责任机制。然后从社会媒体层面来讲,媒体应发挥宣传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弘扬爱国,敬先烈的教育。最后作为公民个人应当自觉树立对烈士的尊重敬仰。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生民立命者,不可使其殒殁于无声。实践团之所以将孙秀珍烈士墓作为此次是地调查的一个地点,也是出于对烈士的敬意以及坚持以黄河文化为主线,探访黄河文化如何塑造优秀品格。

  时代需要英雄,不同的时代塑造不同的英雄。革命时代造就了孙秀珍,刘胡兰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人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青年应继承发扬优秀的革命精神,创造新时代的奋斗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国家与社会归根到底是个人,只有自身有崇高的精神引领,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整个社会才会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滚滚江流,在历史的洪涛之下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