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学院“太泉齐韵”实践团实地走访淄博市博山区泉子村
2022-07-15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李子涵 刘宇韵
责编:冯星瀚
浏览:48次
(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7月14日,“太泉齐韵”实践团实地走访淄博市博山区泉子村古建筑及特产博物馆。实践团队员采访村书记吴圣霞,从中了解到泉子村文创发展尚存空缺,成员们召开组内会议,旨在设计出既保留地方特色,又与时俱进的文创产品,构思设计方案。
上午,实践团成员在党群服务中心召开会议,讨论、制定文创设计大纲,翻阅存史,连线吴圣霞书记。
据了解,“杏”作为泉子村特色农产品,已经被开发为“杏林人家”等特色主题旅游项目,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每年举办的“杏花节”和“山杏采摘节”吸引了上万人进村游览,通过吸引村里的老人参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本村特色农家乐乡村旅游,带动本村近百人就业,助力本村脱贫致富,泉子村建立的高端民宿,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民收入不断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下午,实践团成员从“旅游打卡手册”、“沉浸式手工体验”、“特色旅游产品”、“民俗风情欣赏”四方面入手进行文创设计。实践团成员李文博根据泉子村航拍图绘制卡通地图,设有“夕楼复古照相馆”、“杏园”、“池上流”等13个打卡点,荒楼改造氛围感照相馆,保留古典韵味,充分实现废屋利用,漂流地点设在景色壮丽的山间,清泉石上流,双层“loft”木屋建在数亿年前的海底岩石之上,悠久的历史痕迹与古朴石材的结合,给游客以非凡体验。
项目设计基于“绿色”、“青春”、“可持续”的现实理念,以非遗“陶艺制造”技艺为特色载体,结合当地“春秋古战场,齐鲁百泉村”的历史文化,通过创意设计转化成的文创产品,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非遗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