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追随黄河,文明前行 | 黄河入海,我们回家
2022-07-09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陈婧 责编:朱云秋 浏览:40

  (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为进一步感受生态建设和黄河入海口文化发展,对习近平总书记于东营入海口的相关讲话和探访工作进行了解。78日,“追随黄河,温暖前行”实践团到东营市垦利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和知青小镇进行拍照记录、学习了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20211020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黄河入海口码头,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历史上的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实践团成员来到黄河码口,看到黄河奔流入海的壮观场面,走访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地方,内心十分震撼。在这里,实践团成员顺着鸟岛的吊桥一路往前参观,感受黄河入海口的地域文化,真可谓惊涛骇浪、气势如虹。


  接着,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在参观监测生态中心时,讲解员说到:“入海口河道趋缓、泥沙堆积,现代黄河三角洲逐渐形成。这里被称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珍稀濒危鸟类成了监测重点,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走访时,也强调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系统,逐渐把自然生态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这里的湿地生态环境等情况。


  下午,实践团成员来到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通过自然场景的营造,融入丰富有趣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展出了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鹤、金雕等珍稀鸟类在内的1400余件标本物,从关关雎鸠到叶底黄鹂,从一行白鹭到鸿雁在云,其中甚至还有已经灭绝无法再见的鸟类,这些栩栩如生的鸟类标本和模型,让实践团成员叹为惊止。此外,实践团成员还亲自操纵操控台上的远程摄像头,观看保护区核心区域芦花飞雪、千鸟鸣翠的壮阔画面。


  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知青小镇。小镇分为知青广场、知青电影院、知青博物馆、知青邮局等。在知青博物馆里收集并展示了大量反映当年知青生活的珍贵老照片、老文献、以及视频影像资料1000余件,立体还原知青生产生活情景,讲解员说较为珍贵的就是著名画家陈祖煌老先生赠送的版画作品《不尽栋梁出山来》和一台老式放映机。小镇上最明显的是每幢房子上都悬挂着极具年代感的标语,看着那些鼓舞人心的标语,实践团成员内心也充满了力量。


  “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通过一天的学习走访,实践团成员对黄河入海口生态文化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并表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