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建团百年,星火传承”实践团预防电信诈骗,提高居民防范意识
2022-07-08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陈晓霞、曾萱萱 责编:高晴 浏览:35

  为切实做好社区安全防范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7月8日,“建团百年,星火传承”赴东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足迹实践服务队于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针对老年人心理防范意识不强、辨别能力弱等特点,实践团成员采取上门入户宣讲的方式,宣传期间,三组实践团成员首先向杨庙社区居民讲解了何为电信诈骗。在讲解过程中,有些居民不理解电信诈骗这方面的具体知识,实践团成员就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话语让居民,尤其是老人明白何为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实践团成员通过宣讲等方式,向社区内的老年人宣传普及“老年人保健产品”等诈骗手段,为老年居民讲解如何预防老年人诈骗的方法,提醒他们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确保自身生命及财产安全。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向社区居民展示防范诈骗的相关海报照片,结合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当地居民特别对年迈老人详细介绍常见诈骗套路、作案方式及预防对策,以案说法引导老年人不贪图便宜、不轻易泄露信息、不听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谨慎转账动钱,如遇到欺诈情况第一时间报警。

  随后各组实践团成员分别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向社区居民讲述了“养生排毒骗局”“保健品骗局”“电话红头文件骗局”“中奖骗局”等国内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案例。其中关于“刮刮乐”等骗局,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了受骗人员中奖的心理,导致其上当受骗。甚至不听家人、警察的劝阻,仍向不法分子转钱。实践团成员在与社区居民的聊天中可以看到,他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宣讲中对电信诈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电信诈骗产生警觉,意识到这些骗局随处可见,有可能就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需要。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只有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才能筑牢防诈反诈的坚实堤坝。


  通过此次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杨庙社区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以免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加强了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筑牢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坚固屏障。同时通过向社区居民宣讲预防电信诈骗,增强了实践团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