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向阳社会实践调研团于7月7日前往平邑县博物馆展开实践调研。
平邑县博物馆位于县城莲花山公园内,是一座综合性的历史博物馆。平邑县博物馆始建于1992年,现有藏品54476件/套、珍贵文物65件/套。除了其丰富的历史藏品之外,馆内对于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丰功伟绩的介绍和记录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红心向阳实践调研团根据讲解员的讲解深入了解平邑县博物馆中关于人民军队的区域。平邑县博物馆详细介绍了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对于平邑县的历史贡献。战士们在平邑县城附近建立革命根据地,建设战时宣传阵地、培训抗日干部、组建抗战文艺团体,同时大力兴办抗战学校。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平邑人民抗日的积极性,丰富老百姓和军队的文化生活,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对平邑县的抗日工作起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首先,由讲解员引导参观与学习了八路军宣传抗战和教育民众的历史。当时成立的苗庄庄户剧团、钟村业余山东梆子剧团,花果峪秧歌队,在老一辈中仍旧留有深刻的印象。
随后,来到八路军兴办抗战学校事迹展区。从1940年开始,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八路军开始在平邑县创办抗日小学,截止1945年底,费北,费南(均属今平邑县境)的小学有330多处,406个教学班,在校人数13175人,当时平邑县城附近呈现出“村村有学校,人人学文化”的良好局面。1940年秋,鲁南行署第五军属小学在朱家村成立,当时有两个班,80余名学生,这是当时县境内的第一所抗日小学。可以说,这些抗日小学为解放战争乃至以后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平邑县博物馆在建党百年之际,传承红色基因,开展了一场革命文物展。平邑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认真为研参观人员讲述博物馆里陈列的抗战文物,让团队成员近距离感受平邑的革命历史。见证在这片热土上的先烈生活,了解平邑县的抗战文化。
红心向阳实践调研团成员陈昭君发出这样的感受:通过参观博物馆中的革命文物展,可以看到轰轰烈烈的革命史,看到了平邑百年的沧桑巨变和追梦历程。在这艰苦卓越的过程中,为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平邑的党组织率领广大人民群众,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地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殊死斗争,革命先辈们抱着革命到底的态度血沃丰碑,为支援前线作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业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坚实有力的领导集体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的重要性,革命的历程是艰辛的,现如今的美好生活离不开革命先烈的负重前行,一定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树立起坚定的信念,有着崇高的信仰和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