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学院报道)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实现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特别是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来说,在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充分考虑本地实际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对农业功能的拓宽,对农业产业链的延长都产生了积极作用。7月5日,实践团在前王庄村王希成书记的带领下,对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了初步的走访调查。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南寨门附近的香油坊。首先,香油坊负责人王连成与王德启会计就香油坊的发展历史、经营规模等方面向实践团进行了介绍。随后,王连成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古法制作香油的工艺,并向实践团队讲解古法鲜榨香油的技艺特点,其中,“炒籽、磨浆、水代法提取”是制作香油最为关键的三个步骤。香油坊制油仍是采取老手艺,选饱满最好的芝麻进行淘洗、炒,炒完再筛,筛完用石磨低温研磨。最后王连成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几款香油产品,并对产品的特点与销售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
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传承百年的老酒坊。老酒坊的负责人王德臣热情的接待了实践团。在王德臣与王会计的带领下,实践团分别对原料区、酿酒区、蒸馏区、库存区进行了参观。据王德臣介绍,酒坊的制酒技艺已有百年之久,“蒸粮、化曲、暗酵”是他们百年以来的品质保证。在鲁西南战役的时候,老酒坊生产的酒不仅让上战场的战士们饮用,而且还为受伤的战士处理伤口。如今,老酒坊凭借着百年来不变的古法技艺,让制作出来的纯粮食酒畅销于全省各地。未来,老酒坊将会尝试互联网带货的模式,将生产的纯粮食酒推广到全国各地。
实践团第三站来到了羊山战役指挥部与战地医院。据王会计讲述,该所院落为鲁西南最后一役——羊山战役临时指挥所,当时,国民党军队在解放军的追击下慌忙向羊山逃跑,解放军路过前王庄村时,就在此建立了一个临时指挥部。随后实践团来到了指挥部附近的战地医院,据王会计讲述,解放军在前王庄村驻扎时有许多伤员,村民王道章得知消息后主动要求将自家房屋改建成战地医院,自己一家则搬到窝棚中居住。
实践团第四站来到了王家大院遗址。在王会计的带领下,实践团在王家大院进行考察。据了解,王家大院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王家大院是前王庄村最大的院落,为四进院设计,易守难攻,其最后一院的粮仓为全村最高的建筑。在鲁西南战役时,王家大院作为解放军在前王庄村的临时驻所,抵挡住了国民党军队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击,同时也为解放军提供了宝贵的后勤保障。
实践团第五站来到了徐永昌雕刻工作室。该工作室为一座小型四合院,正房为砚台等雕刻作品的陈列室,三座厢房分别为休息室、磨刻室、原料室。据徐永昌介绍,该所雕刻室与工具等都是师傅留下的,自己已在前王庄村从事雕刻工作30多年,主要生产的雕刻产品为砚台。近年来核桃园镇矿石开采的规模比较巨大,生产砚台的成本大大提高,但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自己参赛宣传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室的盈利水平仍然保持稳定。随后,徐永昌又向实践团介绍了他的几方砚台,他表示,砚台的制作十分繁琐,需要经过选料、制坯、设计、雕刻、打磨、上蜡、亮光等流程,一方上好的砚台需要制作十几天。
实践团最后一站来到了光耀红色博物馆。实践团据王会计介绍,得知馆长王连成同时也是香油坊的负责人。王连成见到实践团后便主动提出由自己带队,按照时间路线参观光耀红色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团了解到村民王连成为了留住老一辈的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独自一人出资70万于2020年建成了光耀红色博物馆,在经营期间,王连成不断地为博物馆添置藏品,从历史书籍到图像资料再到抗战老物件,都让王连成投入了大笔的资金。“我现在收藏的有抗美援朝军功章151枚,毛泽东和英雄烈士画像457张,毛泽东书本选集300余册,毛泽东纪念章2600余枚,毛泽东(像章)瓷器和铜600余枚,反映战争年代的(电影)片子200余部。王连成告诉实践团,收藏只是个人爱好,展示出来才能让藏品具有更大的价值。在他眼里,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和让人铭记的历史,这就是藏品的灵魂所在。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繁荣,有利于形成有序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夫妻交流、田园养老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拥有更全面、更安全、更可持续的进入、幸福、安全感。通过此次走访,调研团队深刻感受到了前王庄村的精湛的文化技艺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对酿酒坊经营者孙平云和石雕师徐永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调研团也表示今后还会再次走访前王庄村,更加深刻地感受前王庄村的乡村魅力和村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