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学院“闪烁的红星”实践团前往沂蒙山参观学习
2021-08-09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肖太瑞 责编:郭贤姝 浏览:33

  8月9日上午,“闪烁的红星”实践团4名成员前往临沂市费县的沂蒙山来学习“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沂蒙优秀传统文化是沂蒙精神产生的文化基础。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在沂蒙交汇融合。正是这种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的是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该基地作为《沂蒙山小调》文化研学基地,是以群众观教育为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走进基地,便能嗅到年代的气息,古树上的露水,以及往昔的石头屋,被风吹雨打后的木门,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人们奋斗的画面。看到木牌上的在奋斗中学习,在学习中奋斗,朴实又有力量。

  随后,队员来到革命住宅遗址。眼望着一处处矮小陈旧的平房,房屋旁摆着三个装满水大缸,和一个锈迹斑斑的水井,艰苦奋斗的沂蒙精神瞬间显现。有的矮墙,一步便能跨越,而那炮楼,是挡过子弹的地方。在如此危险,艰苦的环境下,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应该永远铭记。


  最后,队员们来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迎面看到的是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住白石屋的成员名单,以及文工团团长袁成隆同志的生平。“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风光好。青山那个绿水哎……。”这首已经传唱了70余年的《沂蒙山小调》,不仅唱出了巍巍蒙山、滔滔沂水,更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这首歌刻在了石头上,更深深的留在人们心中。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加深了队员们对沂蒙精神的了解,也更好的诠释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依然焕发无穷生命力的原因,传承好弘扬好沂蒙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