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管理学院报道)8月4日,我校管理学院红色征程实践团前往张山子镇人民政府,与副镇长丁辉、党委宣传委员宋晓笛、团委书记闫鑫博进行专题采访。
首先,丁辉对实践团到张山子镇调研表示欢迎。他以“一山一水一桃一稻”政策为例,介绍张山子镇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农业的最新成果。
丁辉讲到,张山子镇地形主要分为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地区与北部河套地区。在南部山区,重点发展林果业,既能保护水土,又能帮助村民脱贫增收。中部平原地区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全民健康趋势不断增长,以高品质粮食生产、中药材与花卉种植为主,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北部河套地区,结合该地区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与交通优势,大力种植观赏性与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
随后,丁辉向实践团成员重点介绍南部山区的甜桃种植情况。甜桃产业是张山子镇覆盖面最大、产业带动性最强、群众最受益的支柱产业。据丁辉介绍,目前张山子镇甜桃种植面积达七千余亩,平均每亩可产生一万余元经济收入,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镇政府积极探索农村电商与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方式,确保鲜桃销路畅通。他提到,政府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张山子镇已举办七届桃花节与四届赛桃展销大会。
此外,政府积极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训,提高乡镇文化底蕴,增强村民甜桃种植积极性。关于甜桃产业的未来规划,丁辉表示,在种植达到一定规模后,张山子镇计划引进果汁、果脯生产企业,对甜桃进行深加工,扩大销售市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丁辉就美丽乡村建设与实践团成员展开讨论。他提到,近年来张山子镇结合自身情况,将修复破损山体、建设美丽河湖与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在破损山体修复方面,政府将发挥基层优势,积极配合上级工作,通过招标等方式,对山体进行综合治理。在美丽河湖建设方面,政府从清除河道违章建筑、河道清淤绿化、坚决落实河长制三个方向对全镇范围内的河流进行治理,进而实现“河长岸绿水清”的目标。
此次专访旨在了解张山子镇整体发展现状及规划,探究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