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行知实践团举行暑期第八堂线上支教课
2021-07-22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刘姿含
责编:于巾莹
浏览:76次
(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7月21日,文学院行知实践团举行暑期第八堂线上支教课。行知实践团成员刘姿含主讲,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洪山小学二年级学生参与听讲。
此次课堂为行知实践团暑期支教本地文化教育模块——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刘姿含利用线上教学软件钉钉发起直播授课。本次课程分为《聊斋志异》、《种梨》、《促织》、《尸变》、重点字词五部分。
课程正式开始前,刘姿含与同学连麦,询问同学对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了解,鼓励同学认真学习,通过此次课堂有所提升。
首先,刘姿含通过动画短片的形式分享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创作故事,促进同学深入了解创作背景。刘姿含为同学播放《种梨》动画短片,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向同学讲述故事寓意,阐释“人情大于天,学会与他人分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同时,她与同学互动,鼓励同学分享个人理解。
在讲解《促织》部分,刘姿含讲述《促织》故事梗概,鼓励同学联系实际,得到“官员应爱护百姓、善待百姓”的道理。在介绍《尸变》部分,她通过视频导入,分享故事人物与情节,并展示动画图片吸引同学兴趣。
课程回顾中,刘姿含领读并讲解三篇故事中重点字词,总结此次课堂所学知识,鼓励同学在实际生活中深入了解蒲松龄、学习《聊斋志异》相关故事。同时,她分享自身经历,讲述故乡拥有沂蒙山、红嫂济纪念馆,蕴含厚重文化底蕴。
此次线上支教课堂旨在促进同学了解本地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