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打造有温度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2021-05-22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王晴晴 责编:董菲 浏览:1365
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中,化学化工学院始终将资助育人和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和“五有”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资助育人工作整体思路


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我院借鉴了管理学中的PDCA管理循环理念,作为整体工作的思路导向。PDCA循环管理理念,也叫PDCA循环。它将质量管理分为了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


 

  确定资助育人目标—制定资助体系—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总结育人效果,将正效应保留成为一个完整闭环,将负效应纳入下一个循环,继续推进工作的开展。

 



资助育人工作理念


将资助育人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五有”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资助育人工作。


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除学校各类奖助学金外,我院积极与专业对口企业长期合作,设立了英科医疗、金诚石化、一诺威、瑞诺、汇智等五项奖助学金,每年发放20万元,并作了具体细分。


奖助学金体系


多层面

盖班级、团队、宿舍、个人四个层面。例如设置了十佳班级奖学金、十佳宿舍奖学金、十佳大学生奖学金等,其中,个人层面,对学生骨干进行奖励,设立了十佳班长、团支书奖学金。


广维度

涵盖学业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个人发展等维度,例如设置了董事长奖学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学金、大学生社会实践奖学金。


深发展

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层层递进。其中,学生自助主要指学生自我助力成长。例如,设立实验室勤工助学岗、办公室勤工助学岗等


重特色

“五有”人才培育为重点,设立金诚石化·化院之星奖学金,细分为五小类:责任之星、科创之星、学习之星、实践之星、发展之星。


资助育人工作措施

 

(1)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保障有力

 

一是学院高度重视,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党总支副书记任组长,年级辅导员、班级导师、资助委员(生活委员兼任)为小组成员,形成了“领导小组—各年级辅导员—学生会资助中心—班级资助委员”四级联动的资助管理模式。

 

二是程序规范,严格执行班级、年级、院级三级民主评议制度,完善问题反馈机制,学生问题及时有效解决,2019年度我院资助工作实现零投诉。三是建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总体把握学生受资助情况,合理扩大有效资助覆盖面,目前全学院年度受资助学生达到850人次,占学院总人数的35%。

 

(2)不断改进认定办法,确保认定精准程度

 

一方面,学院出台了《化学化工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积极探索“量化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困难学生认定方法,并逐步探索“本专科学生困难程度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收入、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教育支出、家庭人口等近20项指标,初步确定学生的困难程度。

 

另一方面,构建低年级重“扶困”,高年级重“奖优”的格局。低年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经济困难相对突出的特点,将助学金向低年级学生倾斜;而高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积累,成绩相对突出,将奖学金向高年级学生倾斜。

 

(3)着力打造“三融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融合。迎新晚会与社会奖学金颁奖典礼有机融合,学生充分感受化院榜样的力量;打造“遇见未来”品牌系列讲座,获奖和受助学生占主讲学生群体的90%,新生与国奖及省奖等奖项获得者11人近距离接触,“励志、奋进”榜样的力量在新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与学生志愿服务融合。组织受资助学生参加“回馈社会·爱洒客运站”、“爱心福利院”、“薪火相传、学风接力”义捐活动;“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大多由受助学生组成,连续8年走进贫困村西余粮村,开展支教实践活动,感恩回馈社会。

 


三是与实践创新教育融合。学院开展“授渔计划”,设立实验室勤工助学岗位,指导教师一对一培养,缓解经济困难同时,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近几年,我院参加科创竞赛人员中贫困生占比逐渐升高。


资助育人工作开展成效


经过努力,化学化工学院已初步形成以育人成才为核心的“资助育人”体系。

 

1.打造了一个资助工作品牌——“五有”荣誉体系

 

通过资助工作的开展及不断深化,我院“五有”人才培养荣誉体系日益完善。宏观上,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即为育人成才;微观上,围绕“五有”人才培养,设置了各类奖助学金。五有的荣誉体系助力五有人才培养成效初显。在各个方面涌现典型。

 

社会责任方面,2019年度,我院共有1人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231人参加了无偿献血、支教、奉献爱心等公益活动。其中,102人受过资助,占比44.2%。

 

创新精神方面,2019年度,我院共有123人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比赛中获奖,有3人取得3项专利,有43人积极参与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专门知识方面,2019届毕业生中,困难生共156人,其中70人考研成功,占比44.87%,在各类获奖中,毕业生困难生130人获奖,占比66.6% 。

 

实践能力方面,2019年度,我院共112支队伍,共计1058人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其中,320困难生人占比30.2%。值得一提的是,1支省级重点团队和3支校级精品团队中,受过资助的困难生比例达30% 。

 

健康身心方面,2019年度,表彰在全国空竹等文体活动中获奖的5人,发放共计20000元。

 

2.培育了一批成长成才典型

 

我们有“志愿之星”黄龙飞,利用课余时间自愿为学生开设“高数小课堂”,讲解高数难题,同时设立公众号,不断充实各类学习资料;我们有卢峰等20名“感恩之星”,在各类奖助学金资助下,考取国内外知名院校,在毕业后不忘母校培养,连续三年参加学院线上考研、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隔代”指导;我们有周彤等278名“勤学之星”,在国家、学校、学院资助政策的扶助下,勤奋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养,最终成为学业翘楚。

 


3.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

 

我院通过提高毕业生资助力度、加强毕业生择业指导等方式,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择业能力。团干部积极“结对帮扶”毕业生就业,帮扶困难生6名,均在较知名企业顺利就业。2019届毕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8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