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管理学院报道)8月23日,Red youth实践团在支教期间带来8节古诗词赏析课程。实践团就本次古诗词鉴赏课程进行经验总结与分享。
当日上午,实践团鉴于助学中心的同学年级跨度较大,高年级同学的诗词积累量较低年级同学丰富。因此,在古诗词选取方面,前期以五言和七言的绝句与律诗为主,中后期提升难度,加入宋词的学习,同时古诗的篇幅也相应变长,难度适度提高。
在课程实施方面,实践团秉持“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三步法方略,搭配背诵检查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古诗词。实践团将所教古诗词按照先易后难的形式由浅入深,从《滁州西涧》到《醉花阴》,引导学生逐步适应诗词鉴赏课程的方式,并在后期较难的课程中进行阶段式学习,分层讲解。在“知诗人”方面,实践团于备课阶段充分搜集资料,详细掌握诗人情怀、时代背景以及诗人创作的灵感由来,让学生体悟诗人心境所在,增加对诗人了解的同时,对全诗感情进行初步把握。
在此基础上,实践团对全诗逐句精析,讲解每句诗词的含义以及呈现的画面,并透过表面含义逐渐升华到对全诗感情的深度把握。以《泊秦淮》古诗讲解为例,队员张闻轩在讲解《泊秦淮》时,便从“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画面展示引导学生感悟商女不知国势日衰的伤感,与时代背景、诗人情怀相结合,引导学生感悟诗人讽刺不从中吸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以及自身对于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对全诗进行深入学习后,实践团留给学生诗词抄写的时间,引导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诗词情感,并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诗词朗诵,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于诗词感情的理解,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诗词记忆方式。在后期巩固阶段,实践团通过诗词背诵表格的形式记录学生诗词背诵情况,并计入奖惩机制。
实践团旨在通过诗词赏析课程的开展,改变学生原有的诗词记忆方式,增加对中国传统古诗词更深层次的感情寄托,在学习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同时,体悟诗词情感,从个人到家国,用诗词的方式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与自然流露,亦能增进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