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学院报道)8月15日,法学院“小摊点大民生”调研团召开社会实践中期总结会议,会议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团队负责人安宝玉主持会议,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团队成员对前期收集调查问卷的数量与内容进行统计。团队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600份,其中有关消费者的问卷居多。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研群体对地摊经济的发展呈大力支持态度,愿意为地摊经济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针对地摊经济的调研成果与感受,团队成员进行了依次发言。
团队成员杨素媚认为:在对消费者的调研过程中,消费者购买的地摊产品以食品小吃类、生活用品类居多,而消费者选取地摊产品的原因主要是地摊产品价格低于同类商店甚至淘宝店铺。经消费者反映,地摊产品同时也存在着质量差、维权难的问题,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地摊经济的发展持支持态度。”
随后,团队负责人安宝玉对成员的发言内容进行了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正。此外,安宝玉对接下来的调研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
经过总结发现,在疫情背景下,地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摊经济的重启与开放使城市充满了民生情怀,但随着地摊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拥堵、环境污染、噪声扰民、食品安全、假冒伪劣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为减轻地摊经济的不利影响,更大的激发地摊经济各主体之间的活力,政府需要做到合理释放地摊经济,科学引导地摊经济回归。另外,地摊经济的各主体之间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共同促进地摊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团队成员更深入的了解到有关地摊经济各主体对地摊经济发展的意见与建议,明确了团队成员后续调研活动的调研方向。此外,通过这次总结,团队成员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地摊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践报告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