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农达通”助农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进行农产品滞销情况调研
2020-08-14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谭桂浩 朱大庆 徐超 责编:荆萱茹 浏览:171

  (据化学化工学院报道)8月14日,“农达通”助农社会实践团队就疫情期间部分农产品滞销情况展开详细调研。


  早上,团队成员按照今日实践安排进行详细分工,调研组队员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基于农产品滞销情况的数据分析,主要得到以下信息:云南为冬季蔬菜的主产区之一,宜良县存在滞销情况,初步统计全县蔬菜滞销约8000吨,滞销农产品主要有大白菜、生菜、莴笋、番茄、小香葱等10余种。近几年,西部地区的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并陆续进入丰产期。但全国苹果本就供大于需,加上疫情防控的因素,春节期间,苹果需求锐减,加重苹果的滞销问题。梨、猕猴桃、葡萄等存储水果的情况跟苹果基本一致。

 

  同样,山东省内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滞销现象。比如,山东菏泽多县区、河北蠡县万吨山药滞销。临沂费县新庄镇太和庄村种植的30余亩洋葱产量近30万斤,滞销严重。山东寿光作为蔬菜的主产区,据我国农业农村部资料显示,此地区虽有滞销报道,但滞销量并不大。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交通不畅、线下渠道受阻,原本在春节期间不愁销路的农产品遇到滞销问题后,只能价格下跌,局地堆积,农产品市场陷入农民“卖难”、市民“买难”的困境。通过调查发现,在疫情期间,圣女果销售不畅,只能低价处理。售价2到3元一斤的黄瓜,疫情期间也只能大幅度降价卖出,售价不足一元,尽管如此,两万多斤待售黄瓜也只能卖出去一部分,还有少量未能卖出。

 

  通过今日深入调研农产品滞销情况,队员们在总结时发现,当部分地区出现滞销情况时,会导致产品价格暴涨暴跌,严重影响整个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影响农产品供给安全。据悉,团队将会在接下来的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当地政府对于此次农产品滞销情况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