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学院报道)8月13日,“小摊点大民生”调研团成员前往日照五莲县城管局进行调研,调研的形式以采访为主。
首先,实践团采访当地城管局的尚队长。当调查队员问及对地摊经济的看法时,尚队长表示城市管理者必须响应国家号召,承担起作为一名城管的责任,不能因为地摊经济带来的压力而对地摊经济一禁了之。
几个月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小店、零售商家谋生困难,因而不少城市主动为地摊、夜市“松绑”,意在推动复工、刺激经济发展。但随着地摊经济的“火爆 ”发展,城管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面对地摊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没有松懈,始终坚守岗位,推动地摊经济的有序发展。
团队成员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城管在管理地摊摆放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一些质疑,面对一些流动摊点摊主的质疑,城管耐心解答疑问,向摊主解释相关的管理条例。大部分城市管理者在执法时经常遇到不配合行为,在问及遇到摊贩不配合的行为如何处理时,大多城市管理者认为要把民生放在首位,执法过程要始终贯彻文明原则。
下午,团队成员跟随当地城市管理者来到地摊摆放点,当地城市管理者按例对每个摊位的卫生状况进行询问检查。遇到摊位聚集地交通堵塞问题,城市管理者上前疏通、引导交通。当团队队员问道地摊经济的开放是否存在扰民现象时,城管表示,地摊摆放地点是在征集群众的意见后设置的,摊位不靠近居民区,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已降到最低。对于摊贩停车的问题,当地城市管理局在设立地摊摆放点的时候就考虑到停车问题,摊点摆放的区域有一个闲置的停车场,专门用来停放车辆。
通过此次走访实践团认为,“摆摊设点”一头联系着民生发展,一头联系着社会治理。地摊经济的开放与发展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发生长。城市管理者应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制定出解决方案,既能激活地摊经济的活力,又能保证地摊经济合理有序的发展,实现“活力” 与“文明”的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