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青青小草实践团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活动
2020-08-03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逄宇琪 刘雪 责编:张庆彬 浏览:48

  (据化学化工学院报道)8月1日,青青小草“助力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实践团队来到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开元寺村和潍坊市安丘市赵家赤埠村进行实地调研和知识宣讲。


  实践团成员赵爱丽来到赵家赤埠村。通过实地走访,她观察到村内垃圾桶仍是单一的传统绿色垃圾箱,垃圾箱主要摆放在中心路,平均每50米有两到三个垃圾箱。为了解村内垃圾分类政策,赵爱丽采访赵书记并了解到该村还处在城乡环卫一体化阶段,村内垃圾并未进行分类,只是集中收集,每天都会有固定的环卫工人清扫。


  随后,赵爱丽采访农药专卖店的赵先生了解到,由于没有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家庭只是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更多是借助网络媒体。农药产生的垃圾,村民会进行统一收集最后集中处理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使垃圾分类在村庄“活”起来,团队成员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此活动通过观看垃圾分类知识视频、逆向思维-垃圾分类找错误、各类垃圾找“妈妈”、画出你心中的垃圾分类等游戏,倡导小朋友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乡村、文明整个社会”的目标。此活动使村民对于垃圾分类有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桑运钊对开元寺村进行调研。为了解村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桑运钊专门采访环卫工大队队长张先生。通过采访了解到,从前开元寺村没有垃圾桶,村民将垃圾丢弃在废弃的大坑内。后来响应上级政策,全村配备垃圾桶并要求环卫工人每天定时打扫。但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几乎为未经分类就丢弃。通过团队成员宣讲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张先生感叹道奖惩政策是必要的,但惩罚不是目的,目的还是要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在实处。


  桑运钊来到村委会了解村内关于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情况。据村委书记介绍,目前镇上投放的垃圾桶是沿开元寺村主要街道分布,但由于资金有限,垃圾桶数量和种类有限。目前垃圾分类的主要工作是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村民树立垃圾分类意识。桑运钊又接连采访几位年纪较大的村民,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同时以宣传单页的形式使小朋友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


  乡村垃圾分类普及工作任重道远,实践团也将继续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