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7月24日,“太河齐风”社会实践团进行第五天线上社会实践,实践团继续通过线上通话的方式进行线上采访,整理太河镇的相关文化材料。
二组成员刘浩彦、崔业鑫和卢嘉睿对太河水库的工作人员张先生以及纱帽村村委成员李玉晓进行采访,主要对太河水库的历史、纱帽村脱贫工作进展、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解。
据李玉晓介绍,当地开展民宿旅游项目,利用项目挣的钱为村中的孤寡老人购买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除此以外,还将村里的旅游收入以分红的形式给老人们发放现金,一个人400元,两口人之家800元,对于享受大病医疗和长期服药或者住院家庭有补助800元的,还有1000元的,现在村里的孤寡老人基本都享受此待遇。
当地山美水美,发展民宿旅游是实践团规划太河镇乡村旅游设计方案的一个部分,从纱帽村开展的民宿旅游项目看,民宿旅游不仅为游客解决在当地旅游的居住问题,而且让当地的孤寡老人以及较贫困户有更多的收入来源,由此看来,脱贫与旅游结合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另外,当地的水利设施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据李玉晓说,当地正在进行整理河道的工作,清理河道使得环境更加整洁,也有利于吸引游客。太河连接着太河流域的村庄,太河水库调节着太河流域的水源,使得太河镇的水资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据张先生介绍,太河水库原名金鸡山水库,后来为纪念“太河惨案”而更名为太河水库。上世纪六十年代,政府为治理淄河常年涝旱的问题决定修建太河水库,从前期经历规划设计到最后竣工,经历几十年的时间,太河水库的修建不仅集合设计师、工程师的智慧,而且当地的居民也为太河水库的修建捐款捐物,可以说太河水库的修建是集大成的工程。2011年太河水库开启“引太入张供水工程”,由太河水库向张店中心城区供水。
太河水库主要起着蓄水、水资源调度、为当地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等作用。总体来说,太河水库对于当地来说地位非常重要,在去年经历“利奇马”台风后,太河水库的水利设施没有出现问题,而自然灾害造成的山区塌方等对干渠造成一定破坏,太河水库相关工作人员在政府的帮助下及时地解决相关问题,未造成严重影响。
在面对修建困难或者其他困难时积极协调,将造福当地百姓放在第一位。发展文化旅游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旅游为游客服务,同时不可忘记当地居民的发展,将人的体验放在第一位,协调各方,争取双方都可以从文化旅游中获益。
针对当地的发展而言,纱帽村积极探索利用民宿资源为百姓谋福利,拓宽增收渠道;太河水库积极同兄弟水库交流经验,向其他地区的水库学习管理模式,太河水库中的水利文化正在逐渐形成,以后也将成为其代名词。文化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需要依靠人们来传承,文化旅游为居民创利的同时,也正在形成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文化旅游本身也正在朝着文化振兴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