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学院“太河齐风”社会实践团进行第二天社会实践
2020-07-22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刘浩彥 责编:郭贤姝 浏览:120

  (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7月21日,“太河齐风”社会实践团进行第二天社会实践。实践团二组成员刘浩彦、崔业鑫和卢嘉睿分别对前沟村的4位村民李丙莲、孙富业、郑向美、王兴家进行电话采访。


  采访内容主要涉及当地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以及村民在疫情期间的些许感受。关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据村民介绍,医院每隔几天就会前往当地为居民检查身体,甚至挨家挨户走访,基本解决当地年龄大的村民就医问题,当地居民也十分满意这样的就诊方式。关于教育问题,前沟村的孩子大多在镇上上学,据村民介绍孩子由校车接送,跟车教师要求家长必须将孩子送至车站且看护孩子至校车到达,十分认真负责。疫情期间,村干部联系送菜车辆,定时定点为村民送生活用品,通过微信群告知居民,年龄大的居民,则由村干部亲自将物品送至居民家中,村民对此十分满意。


  太河镇前沟村临近太河,据村民介绍,2019年“利奇马”台风对当地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虽有水利设施,但效果也十分有限,需要修缮当地的水利设施,重新盘活当地水利。当地村民的用水问题随着发展也逐渐得到解决,据了解,以前当地居民是挑水喝,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用上自来水,冬天用水困难的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与之前相比有很大改进。山水是当地的特色,电话采访的几位村民十分赞同将山水资源利用起来发展文化旅游。与水利相关的是当地的农作物,据李丙莲女士的介绍,当地种植的农作物有小米、玉米、杏、豆子等,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基础较好。许多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成熟的农作物,收入十分有限,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可以作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种方式。


  据前沟村居民孙富业介绍,当地与市政府为盘活当地的民居,采取相关措施,比如将当地的民居出租,政府为其修缮,吸引外来游客租住,20年为期限。这样既带动当地民居的改造,也为居民带来了收入。除却居住问题,还有居住环境问题,“三清一改”政策在当地实施的有成效,当地以一个村为试点,让居民种植艾草,打理好艾草,使得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居民可用艾草换生活物品,通过这样物物交换的方式,既让环境变好,又让居民的生活习惯改变,“三清一改”的政策目的也就达到了。采访过程中孙富业先生,表现出对太河镇地区乡村振兴十分积极的态度,希望与“太河齐风”社会实践团合作,为太河镇地区的乡村振兴尽一份力量,在他的阐述下,“太河齐风”实践团成员对本次社会实践也充满了信心。


  前沟村村民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许多具体的实际情况,为“太河齐风”实践团的进一步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同时也令实践团认识到了当地乡村振兴有哪些地方需要切实改进,大学生实践团又可以为当地文化旅游发展做些什么。“太河齐风”社会实践团将继续为太河镇的文化之旅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