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是指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习俗节日,西方节日,指从西方流入中国的节日,在现在,传统节日已被逐渐淡忘,而西方的节日一直处于热捧中。
相反,西方节日的流入受到了社会青年的热捧,很多人因为传统节日的习俗过于繁琐,无趣,认为西方节日习俗有趣,但是这一种对西方节日的推崇只是停留在表面,停留在一种形式上,并没有体会到西方节日的精髓,邯郸学步。但他们却不以为然,反而认为传统节日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其中蕴含的精华让人体会不尽,诸如我们在寒食节这一天,古人会外采集野菜,寒食节去野外采集野菜,不仅锻炼身体,而且也满足了人体所必须,一举两得。在腊八节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有的习俗……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在我们简化的仪式中并体会不到这些内涵,体会不到传统节日的意义。所以我们更应当发扬传统节日中的传统习俗,体会传统习俗带给我们的乐趣。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传统习俗带给我们乐趣正是因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诚然,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因此在传统节日的继承上要凝聚社会与国家的力量,如今的《朗读者》,《中国诗词大赛》,这又何尝不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延续?中华文化已经融入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你接触的谈吐,在礼物的包装盒上,在走廊的墙上……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根植于传统文化,而重拾传统文化内涵重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与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相适应,而这恰恰与我们对文化需求表现相对应。故宫博物院展出《千里江山图》再现“故宫跑”,这与我们当下对文化的需求相符合,也是我们对文化的自信与欣赏文化的自觉,自然也为文化的焕发光彩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