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生向父母要4千生活费遭拒 | 还有多少人在“无计划地啃老”?
2019-09-09 来源:知著网 作者:梦露 责编: 浏览:137

  开学季将至,对于不少大学新生和其父母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互相放手”。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脱离了“依附”。

  近日,来自某大一新生的一则求助帖引起了网络热议。寻求帮助的女生希望母亲能给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然而她的要求遭到了母亲的拒绝。备受“委屈”的她认为高中时家里都肯给自己好几千元的补习费,但到了大学自己反而等来了“生活降级”,一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无法满足女生的日常开支。

  她的求助遭到了网友的抵制——“你还是个学生,别去攀比”“自己不能勤工俭学吗?“毕业以后一个月能赚到4500吗?之类的反对声音获得了多数人的赞同。

  走出家庭,即意味着新生们要独自面对更复杂、更庞大、更能动摇人意志的欲望。

  这名大一新生一手拽着欲望,一手紧握父母的想法并不是个别现象。是无可奈何?还是攀比作祟?借此事件,知著君今天想同大家一起谈谈我们在走出家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欲望压迫和啃老问题。

  记者调查走访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院校后发现,大学生生活费基本上都在2000元上下,对比这一基准线,该女生所要求的4500元生活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即便如此,大家所反感的也不是“4500”,而是她索取金钱的动机

  因为生活费其实并没有所谓的统一标准线,艺术生要消耗必要的器材、理工科要购买特定的图纸,不同专业学生的消费构成和可支配费用都有着较大差异,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要素是个人的支出性质——花钱,究竟是“需要”还是“想要”

  很显然,从求助描述看,该女生属于“想花钱”的类别。

  “想花钱”的欲望主要与环境相挂钩,这方面包括家庭背景和生活情境。前者是“限制项”,家庭环境左右着经济水平和金钱观念;而后者是“开放项”,提倡自由与开放的大学环境让学生拥有了更多自我表现和人群接触的机会,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欲望的扩散提供了氧气,每个人都能够被看见,也意味着物质差距会通过外在的东西被明码标价地展示出来。当脱离“限制”,走向“开放”的时候,我们的支出目的和方向就会受到影响。

  根据该女生的求助内容,她的支出目的是买护肤品和新衣服,而2000元的生活费“导致”自己月底要去吃食堂。这种心态的错误之处在于她没有认识到:食堂本就是学生吃饭的地方,护肤品和衣物也不必时换时新,品牌标志更不是身份标识。在消费欲望的支配下,强求奢侈、攀比跟风的消费方式无法带来长久的幸福满足,反而会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拉扯自己到更深的欲望泥沼,最后再把自己沉重的欲望抛给父母。

  就像求助中所说的“同宿舍的我感觉她们都挺有钱的,用的也都是好的,为什么妈妈偏偏就不给我呢”。这种论调已经体现了许多人的两种心态:第一点是盲目地陷入自己的欲望黑洞,第二点是理所当然地把父母的支持视作义务的补给。

  关于第一点“消费欲”的问题,知著君认为在消费社会中,它既属于某种追求,也是人性的影射,甚至可以是一种促进,学生自然也有消费的能力和权利,我们大可以不避讳地承认个人消费欲望的存在。

  但正如网友评论的“1000勉强能花,10000照样花完”,消费的底线和欲望的界限是看齐的,尤其在学生时期,金钱对比欲望永远稀少,在收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能填补欲望黑洞的,只能是“欲望”本身。也就是说,要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衡量好消费欲和购买力,我们站在社会的一角,看得到大千世界,欲望暗涌,却很难看到与欲望匹配的责任。

  这里的“责任”指的是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一味指望父母为自己领路。想再次强调的是:欲望并不可耻,关键是达成欲望的途径,如果不愿意放下或缩小自己的欲望,那么就采取提升个人能力的方式靠近自己的追求,勤工俭学也好,学习一门本领也好,都可以是成长过程中的向前迈进。

任何成长阶段,都是“你”构成了你的生活圈子,与其说是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让自己握不住欲望,不如讲是“你自己”还没有练就握住欲望的能力和担当。

  至于第二点“靠父母”的现象,实际上反映的了一种令人唏嘘的情况——“无计划地啃老”

  在百度贴吧里搜索相关词条,会赫然发现“啃老吧”这个畸形的聚集地。贴吧有将近3000人关注,累计发布了两万余贴子,充斥着“啃老吃你家大米了”这类大言不惭的发言。父母的经济补偿是下一代打开未来的“本钱”,并非不思进取的“底气”,惰于成长的孩子会寄生于家庭,疏于管教的父母又会使他们将来寄生于社会。

  欲望向啃老转移是潜意识发出的危险信号,从这一后果看,那位求助遭到拒绝的女生是幸运的。

  在“成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观点等许多意识层面的思维模式都需要推翻重建,“大学”是步入社会前的缓冲区域,大学生不仅要长学识,更要长心智。

  在大学迎来成年,意味着要时刻用客观的目光审视自己,理解哪些东西还不属于自己、哪些东西可以去尽力争取,理解哪些人生设定不能够修改、哪些期待可以去努力实现。当我们完成这一阶段的思想重建,才能具备此前提到的责任意识,从观念上戒断啃老,看清“家”的轮廓是可以停靠的港湾,不是衣来伸手的永久补给站

  缓冲期的成长,不单是为了更好地接纳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深刻的社会图景不同于条条框框的欲望清单,道阻且长,原地索取最终会带来堕落与停止,自给且予才是活成自己的正确方式。

责编:张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