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坟前与戏子家事,到底该怎么分配流量?
2018-09-06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于昕 责编: 浏览:21

  近两个月,蓝洁瑛、金庸、李咏、臧天朔、师胜杰、朱旭、单田芳等相继去世。他们,或用纸笔书写侠义豪情,或用话筒传递欢乐幽默,或用表演塑造悲喜人生……他们,是一代人的回忆。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悲伤基本上是没有的,震惊也只是一时的,然后大家就忘记了这些曾经给我们带来各种回忆的名人名家,他们的过往也就成了一段云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永远铭记他们,铭记他们为我们国家传统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而前一段时间,赵丽颖冯绍峰结婚,唐嫣罗晋结婚刷爆了各大网站,粉丝们纷纷为爱豆们的幸福所陶醉。而赵丽颖冯绍峰结婚这一大新闻更是直接导致了微博系统的瘫痪。之前的鹿晗关晓彤曝光恋情也是这样。把明星与名人的新闻引起的反响做对比,我想我只能引用网上的一句话:“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娱乐新闻太多太滥,科技新闻太少,是一个普遍现象。而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人们不同的关注点就是一部分。

  “并不是将军坟前无人问,也不是戏子家事天下知,如果你关注的是英雄,自是英雄枯骨有人知,但若你不关注戏子,哪怕是他们闹翻了天,你也不知道一星半点。”这个观点就讲得很好。当然,这个观点还忽略掉了一些东西,但至少导出了一个关键的点——将军事一直都有人在关注,只是不关注的人不知道而已;戏子事也不是天下所有人都在关注,只是有着相同关注点的人聚在一起,就看不到没有关注的人而已。

  就像前面所说的,还忽略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媒体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媒体在事件的传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如今自媒体盛行的时代,能够将互联网所覆盖之处,全部纳入到传播的范围之内。除非主动屏蔽互联网,不然你想躲过都难。而在对待“将军事”、“戏子事”时,媒体的偏向确实更多地倾向于“戏子事”,刷屏就是从这而来。

  所以,“将军坟前无人问”可以不管,因为毫无道理可言;但“戏子家事天下知”就非常需要警惕,因为媒体之所以大肆传播这些事件,根本原因就在于关注的人多,流量就摆在那里,如何能够不传播这些信息?

  换句话说,如果关注科研、文化、历史等领域的人大量增长,那么以后媒体就会很乐意传播与这些领域有关的内容,到那个时候,“戏子家事天下知”就完全是无稽之谈了。

  而现在,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它如今已经是被经常拿来表达一种愤懑的心情,对“娱乐圈‘戏子们’芝麻绿豆大点的事情,都大肆宣扬,而对于为科研、边防等事业做出贡献的那些人们,却没有什么人关注”情况的义愤填膺。

  这种说法现在被不少的人奉为金科玉律,只要是有娱乐资讯,必定就能在后面的评论区,看到这句话。这部分人,或许是跟风评论,也或许是真的这样认为,感觉科学家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不管怎样,这句话存在着一定的正确性与不正确性。以后在其他情况下再看到这句话,我们可以不要义愤填膺的跟风或者抗议,而要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发生的事情,去看评论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真正的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而不是盲目的跟风评价。

责编:徐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