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问题总是“开团”
2018-05-31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朱世江 责编: 浏览:12
  前段时间,滴滴空姐被害案件引起了网民广泛关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及各大新闻网站等凡是能够用来分享信息的地方,基本都被这个问题刷屏,可谓是闹得满城风雨。但是,当众多网友对滴滴事件表示愤怒,对被害空姐表示同情时,对滴滴公司安全管理不过关表示不满时,却没有人静下来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滴滴公司之前“无作为”的处理方式就是此次案件发生的导火索。就网友爆出的滴滴“黑幕”来说,滴滴顺风车在许久之前就出现过类似威胁乘客人身以及财产安全的问题,滴滴司机打人、性骚扰、强制收费等问题,曾在微博、网页上被多次曝光。然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滴滴公司以及相关部门的关注。或许,在他们的认知里,这样的问题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运作,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并没有对这样的事件及时处理。然而,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妥善的处理,才会促使如今悲剧的发生。
 
  从滴滴公司对司机强制收费、打人、性骚扰等问题过于宽松的处理方式来看,这场悲剧是必然发生的。曾经发生的司机打人事件的后续处理方式仅仅是平台进行赔款,并对涉事司机进行短期的封号处理却没有涉及到刑事责任,这也从另一方面滋长了司机的“胆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空姐被害悲剧的发生。
 

 
  实际上,人们存在的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问题“组团”来袭。其实,滴滴之前早已经被爆出的一些负面新闻,大多数网友也都有所了解。然而,人们只是秉承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的原则,并没有对这类事件保持过高的关注度。其实,也正是因为人们没有及时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而当悲剧真正发生的时候,想要补救可是已经“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
 
  然而,侥幸心理又属于人们的意识问题。许多人都以为小事情、小问题都无关紧要,而正是因为这种思维或者意识的产生,造成了许多小问题没有被及时治理,不断的恶化发展,最终引发了恶性事件。倘若,人们可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可以看到小问题中潜在的隐患。也许,这个社会将不会存在这么多问题,类似的恶性事件也将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如果网友都能尽早的发现并关注这些问题,公司及有关部门也能极其严厉的对事情进行处理,人们少存在一些侥幸心理,或许那些惊世骇俗的问题或许就都不会发生了。
 
   要在事情发展的萌芽阶段就去着手治理,不要等到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时候,再去着手治理,否则等到那时就真的是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了。

责编:徐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