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婚礼现场公公“强吻”儿媳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并且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视频里牵着新娘的手在台上走着的新郎父亲,突然把儿媳抱在怀里当众亲吻起来,接着台下迎来一片叫好声。随着这段视频在网上引起的舆论越来越多,当事人也请了律师来发表声明,律师称婚礼上公公闹儿媳已成当地惯例,视频中当事人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为了营造气氛作出的表演动作。
但是无论是有意侵犯还是无意嬉闹,这种不文明的婚闹都是一种恶俗现象。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存在婚闹,有的脱掉新郎衣服往身上砸鸡蛋,有的撕扯新娘和伴娘的衣服,并且称这些均为当地习俗,婚礼都是越闹越热闹。正因为是这样,参与者行为往往缺乏道德伦理的约束。即使是这样的行为会侵犯他人,存在低俗之处,但总有人在婚礼现场肆无忌惮。面对这一失范行为,更让人感到羞耻与悲哀的是围观者的拍手叫好和起哄,这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想法实在可怕,这是将时代的文明置之何处?婚姻作为一件人生大事,不少人持有“越闹越热闹”的观点。扭曲的文化认同,让一些人为失范行为找到了借口。对公公和儿媳妇进行娱乐化恶搞,迎合了一些人的“阴暗想象”与“丑闻思维”,满足了他们低俗的恶趣味,使得婚礼成为一种无节制、无下限的集体狂欢。
虽然一些被“闹”新娘及家庭很是反感,可是很多时候这种带有低俗趣味的婚闹依然存在,不仅仅是普通家庭,就连某些明星的婚礼也摆脱不了此陋习,可见移风易俗实为一件难事。究其原因除了“闹婚者”不认为这在道德和伦理上存在问题,不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属于“性侵犯”以外,“被闹者”自身也认为不接受闹婚就会被贴上不近人情的标签,在他们的意识里已经形成了“别人都如此自己若不从便是另类”的观念,为了能让婚礼不出意外顺利进行只得选择妥协与退让。
传统习俗虽然历经千百年而流传至今,但并不是只要流传的就是优秀的,其中的糟粕文化我们必须摒弃。当婚俗背离了伦理道德和法律秩序,就必然给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与伤害,更有严重者已经造成当事人的伤亡,使得期待已久的喜事变丧事。婚礼毕竟是庄严的,不能让带有低俗趣味的婚闹破坏其圣洁。这些不合时宜的婚俗应当坚决抵制,对被闹的受害者来说完全可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身心不受侵犯。闹婚者更不应该偷换概念,热闹不是胡闹,民俗不是庸俗。社会的发展需要传统与现代的接轨,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文明就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及时摒弃这些陋习才能让闹剧不再上演。
责编:王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