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崽崽已经一整天没回家了,会不会遇到了危险?”“我的蛙儿子一天到晚都在看书,也不出门旅旅游,真急人。”
不知什么时候,继王者峡谷、“吃鸡”、霸道总裁李泽言之后,我们的朋友圈悄悄地被一只绿色的面瘫小青蛙所攻陷。这只小青蛙来自一款名为《旅行的青蛙》的放养式游戏,画风极简而又小清新,只有庭院和室内两个场景,操作也是简之又简,你只需要定期收割庭院里的三叶草,去商店给“蛙儿子”买好便当和装备,然后在家坐等小青蛙给你寄明信片和特产,偶尔招待来拜访的朋友即可。
由于一切操作都随缘,《旅行的青蛙》一时间备受“佛系青年”们的追捧,票圈也涌现出一批老母亲、老父亲们。
“养了蛙儿子,天天惦记着他,隔两个小时去看一眼才放心,这才知道爸妈平时的‘多管闲事’都是出于爱。”
游戏里的“蛙儿子”有时候一整天坐在床上看书看到打瞌睡,有时候自己写长信或者做一整天的手工,手机屏幕前的“老母亲”们便忍不住唠叨,早早为“蛙儿子”收拾好行李希望他不要老是宅在家。“蛙儿子”出去旅游好几天不回来,便着急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看到“蛙儿子”寄来的照片便忍不住欣慰。这多像是我们的父母啊,我们就是那只小青蛙,在父母的唠叨和担忧中跌跌撞撞地长大。
看着“蛙儿子”,我们不自觉的陷入到角色扮演的游戏中,而扮演的对象就是我们的父母。
每次“蛙儿子”要出远门,“老母亲”们总是会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塞满行李,即使有时候没有足够的三叶草,囊中羞涩,也会在自己最大的能力范围内把最好的都塞进行李中,“最起码,不能让他饿着肚子去旅行啊”。回归现实,我们小时候总觉得父母太过唠叨,每次出远门他们总是会把行李塞得满满,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那个远行的小箱子里。等到了我们不得不拖着行李离家的年纪,才懂得其实他们这辈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觉得好的,给你,都给你,爱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养了这只小青蛙,突然想开始理解爸妈。
我们第一次做孩子,他们第一次做父母,彼此对抗了小二十年,一直在笨拙地寻找共同话题,其实早已在爱里找到了和解。小青蛙独自踏上旅程,谁也不知道在路上他遇到了什么风雨险阻,但是总是会寄回美丽的明信片。慢慢长大的我们也会开始踏上人生之路,为了不让家中的父母担忧,也是选择隐瞒路上的磕绊与伤口。
也许,人长大了总是会对一件事无师自通,那就是报喜不报忧。
为什么《旅行的青蛙》会大火呢?想必除了游戏自身的“佛系”属性,它还让很多年轻人体会到等待与期盼的“酸甜味”。小青蛙时不时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那些被琐碎生活磨掉了棱角的现代人不无羡慕,在一次次等待“蛙儿子”的回信中,很多人完成了与生活的和解,学会了随性生活的真味。等自己做了“老母亲”,才真正体会到父母与子女的那种羁绊。
自从养了蛙,我突然想开始理解爸妈,毕竟,世界上没有比我们更爱对方的人了。
责编:王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