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佛系人生”,你是“佛系青年”吗?
2017-12-23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郭菲菲 责编: 浏览:5

  “佛系青年”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些的活法。笔者了解到,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十一”,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工作,骂就受教,表扬就说谢谢......这种不抱怨、不抗争、随大流、好管理的“佛系生活”,难道真的是我们想过的人生么?

  “佛系”代表着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切随缘为指导精神的生活总称。那么为什么有这种“佛系人生”的情况出现呢?有网友说:社会太黑暗,我想避一避。像古人那样退隐山林,留恋于山水之中难道就看不到社会的黑暗了么?我们既然存在于这个时代就要与时俱进,逃避也不是一种方法。我们90后处在这个竞争相当激烈的社会,同时也是资源相当丰富的社会。生活条件水平基本都能得到满足,甚至富二代大可不必担忧自己的未来,只需吃好、喝好、玩好就行。也是这样一种形势才会导致我们开始早早享受这个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开始走极端路线,随心所欲,无论何事,都心如止水。

  越来越多的“佛系”人设,让我们深思,90后的人生到底怎么了?明明青春大好年华,却偏偏追求“淡定”。打着“看淡人生,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名号,过着一种懒散、悠闲、不在乎、不走心、无所谓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是虚度光阴、逃避现实,还是一种至尚的追求呢?

   笔者认为,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如若不然,人生就会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人生来就是等死的,但如何等死,就在于你的心。当然,在压抑、紧迫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的放松。不过,做事要讲分寸,虽说古人好闲从客,但讲究“偷闲”,是否“佛系”,其要在一个度字。

  人民日报评“佛系青年”一文中写道:有朋友发朋友圈,工作之外,真想这么干!可见他是向往这种生活,但有现实的存在。社会给予的压力、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都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产生对未来迷茫。可见,我们会用“佛系”这种网络热词,调侃、嘲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是自我精神上的一种放松。或者,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羡慕这种生活,但却又不敢拥有这种生活,不是不走心,实则心里有数。笔者认为,有时面对那些焦头烂额的事情,调侃一句,听上去挺消极,其实也是在心理警告自己。

  “佛系”人生不可过度追求,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只能淹没于人潮、迷失自我。生活可以转换不同的状态,人生才不会感觉到累。

责编:王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