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有产者,比大多数人物质更丰富,比下有余,比上不足。”在现行社会里,他们夹杂在贫富两者之间,由于其上升的通道是一种近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他们就像是溯游的大马哈鱼,如果不能奋力游去,身后等待他们的往往就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是抓住了机会的人,但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患得患失的焦虑感,因此,他们的烦恼也无处不在,这就是伪幸福生活下的中产阶级。而他们的焦虑,也就是所谓的中产焦虑。
中产焦虑主要表现为时间焦虑、教育焦虑、支出焦虑和理财焦虑这四个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产阶级的市场就业压力也随之剧增。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他们拼命工作。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就被压缩到了最小限度。这时,大多数年轻夫妇往往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交由专业老师照顾。然而,前不久发生的“红黄蓝”虐童事件,就再一次敲响了中产阶级的警钟。于是,时间问题就成为导致这些“大马哈鱼”焦虑的一大因素。至于教育焦虑和支出焦虑,前不久,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暑假》在朋友圈中刷了屏,一位月薪三万的企业高管粗略地算了算孩子的暑假费用,大大小小加起来早已超过了三万。虽然这些钱花了,让他们心疼,但若不花,对不起孩子更让他们难受。教育焦虑固然是中产阶级的一大心病,但理财焦虑带给他们的烦恼也是不少的。据了解,大多数的中产阶级不仅投资经验太少,对于投资方向也感到十分迷茫。由此可见,投资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理财焦虑正在困扰着逐渐崛起的新中产阶级这一庞大群体。
总而言之,无论是时间焦虑、教育焦虑、支出焦虑还是理财焦虑,中产阶级注定像一群生活在伪幸福海水下的“大马哈鱼”——拥有着穷人和富人羡慕的生活,同时也遭受着大于穷人和富人的焦虑。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中产阶级的焦虑?它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从个人层面来看,还是中产阶级梦想设立得太高,致使才华不堪匹配。很多中产阶级在社会的影响下,往往会不自觉的把对生活的要求拔高,并且豁出一切去达到,即使自己早已不堪重负,也要“飞蛾扑火”。因此,他们每天仿佛都是走在独木桥上,为了家庭,为了工作,尽心尽力,却无法缓解自己的压力,很多时候他们只能说“别无选择”——别无选择的早起上班,别无选择的加班熬夜,别无选择的挣钱,别无选择的来回奔波等等。
从社会层面来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为了防止自己被淘汰出去,不得不以炫富的形式证明自己。于是,中产阶级的奢侈之风大肆蔓延,相互之间的攀比现象也是“更上一层楼”。比完了名牌包包、化妆品,就比汽车、房产和存款。他们表面光鲜的背后,其实深藏着更大的焦虑。他们越是在乎这些,越是陷得更深 。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很多公共社会福利尚未建立起来,除了最基本的低保以外,大部分的日常支出都需要家庭自己来承担。除去小部分的基本生存花费,他们更多的是花费在面子上。凡此种种,究其根源,还是社会发展过快,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奢侈之风蔓延致使夹缝中求生存的中产阶级压力过大。
表面风光的背后,却饱受焦虑的折磨,他们就是伪幸福生活下的“大马哈鱼”。
责编:王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