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杨永信?
2017-10-31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徐赫 责编: 浏览:75

杨永信,一个听到就觉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他,连同那些口口声声地说着“我是为你们好”,一边源源不断地将子女送进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的家长们,发展起了一个隐埋在和平法治的社会下,连汗液都是污秽的灰色产业——“戒网瘾学校”。但是人们大多不了解,这样的学校遍布全国各地。 

  网上曝光了这样一个学校,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这所学校对外宣传是用国学感化所谓的网瘾少年,来达到家长们想要戒除孩子网瘾的目的,但是根据一位遭受了这家书院非人的对待的学生所说,这些全都是一派胡言。

  住的是铁皮房,空调只是个摆设,应付检查的人而已,吃的东西甚至连点荤腥都没有,还美名其曰: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可能会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被体罚,一种是用手机厚,50厘米长的竹板打手心,另一种是把衣服脱掉用小拇指粗细的钢筋抽屁股,不论年纪,不论性别。这样的环境,学费竟然高达三万块,伙食住宿日用品还要额外收钱。


  有些身强体壮的学生还要被强硬地拉去做苦力,扛着100斤的水泥上四楼,拒绝就体罚,扛完待遇也不会变好,最好的待遇就是给你一个满是虫眼的烂苹果或者是一块单晶冰糖。“当时都想摔一跤把自己压死算了。”那个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

  
不少学生从这个学校出来后,精神失常,甚至人格扭曲,对外界的正常社会非常不适应,也有学生患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以致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这种“集中营”式的教育,本质其实就是教育系统的畸形,因为对现在的教育方式各种不满,妄图通过简单粗暴的逼迫,来掩盖素质教育上的缺失和懒惰,却没有从根本上去剖析出现这样现状的原因。

  
究其根本,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社会教育的病态。于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乎疯狂地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却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也是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乖张的原因之一;于社会,老板、上司想要的无非就是听话的、执行能力强的、不会对他的决定有任何异议的下属,所以人们都说,学校就是一个加工厂,各种各样的人进去,一模一样的人出来。而这些所谓的网瘾少年就是其中的“漏网之鱼”,所以家长们迫切地希望能寻找到一个方式让他们的孩子“回到正途”。

  由于一些家长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心理,这种戒网瘾事业在中国大地蓬勃的野蛮生长着,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甚至已经变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但是这么多的媒体报道,甚至连柴静在央视都报道过杨永信,他们却还是活的好好的,杨永信直到现在也还在用电击牟利,只不过是低调了一点。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区别只是一个用电击,一个用国学而已。


  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产业,单凭个人或者分散的力量是不可能把他们连根拔起的。只有我们联合起来,有组织有纪律的抵抗,才有可能将他们连根拔起。只要能够关掉一所学校,就能拯救数千将要被摧毁的孩子们。中国,最少有两千所这样的戒网瘾机构,豫章学院,规模只是中上而已。直到此时此刻,大家在看这篇文章时,还有上百名孩子,正在这所“豫章学院”里遭受着水深火热的痛苦。依然还有家长,源源不断地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

  
这些家长亲手放出来的恶魔,也请你们和自己的孩子,和所有愿意提供帮助的人们一起把它关回去,不能有更多的孩子被侵犯人权,你我需要携手,将这些黑暗的产业一点点消灭。

  
当然,如果真的要做的话,那就是一场必定持续良久,必定会付出代价的战斗。“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我们也许能做的就是不让自己成为魔鬼。

 

责编:王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