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邀请”:接受与拒绝,都别再冷漠
2017-10-30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郭耀擎 责编: 浏览:3
  如今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发传单或是求扫码的同学。各大食堂门口,以及去教室的路上,都有一些同学或社会人员站在显眼的地方等待。为什么如今“路边邀请”屡见不鲜?我们到底应该接受还是拒绝?
 
  曾经,路边宣传只存在于日常社会生活中,各大商铺店面门前。后来随着商业的迅猛发展,校园与社会之间也变得“无门槛”,社会商业活动走进校园,以及校内学生活动增多,都需要更直接更便利的宣传方式。或许这就是“路边邀请”走进校园的原因。
  另外,虽然校园媒体便于宣传,但也存在被同学们忽视的现象。有些活动同学们纠结或是不感兴趣,这就需要“路边邀请”将内容直接面向同学,通过扫码或者发传单的方式,对同学们进行更直接的宣传及引导。这也是“路边邀请”遍布校园的原因。

  “同学,看一看吧!”“同学扫个码吧,送你礼物,有优惠哦。”校园的街道里经常有这样类似的吆喝,面带微笑的陌生人随处可见。如今再也不是普通的发传单及扫码,什么时候路边宣传变得如此“低声下气”?以前他们只是将传单塞到路人手里,或只是随意吆喝几声扫扫码,可现在他们的行为却让我们“受宠若惊”,为什么路人的地位变得如此之高?
 
  或许是宣传的紧迫性促使了他们的改变。如今生活节奏快,校园日常事务多,同学们无暇顾及其他,或是没有精力参与更多活动,使得校内活动或校内商业受到冷落。组织人员不得不通过更直接的方式进行宣传。同时,同学们的“冷眼旁观”也迫使了他们改变自己的宣传态度,用微笑、优惠,或是小礼物去更好地吸引同学们。

  但这种方式真的有用吗?一直以来,对于路边宣传大家更多的是反感及排斥,或许是认为他们妨碍了自己走路,降低了生活的速度,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自己的日常计划。起码在正在走的那条路上,宣传人员让他们很不爽。另外,同学们或许认为,他们所做的那些广告对于自身来说根本没什么用处,所以接受了也只会瞥两眼就扔掉,甚至直接不予理睬。这样循环下去,广告宣传可能会更没有多少效果,连人群也会变得越来越冷漠。
 
  但路人应该如此冷漠吗?即便顾客是是上帝,我们也没有资格如此对待别人。有人说:“只有发过传单才知道发传单的辛苦,这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确,要微笑面对这么多的陌生人,还要微笑面对陌生人的无视与拒绝,无疑让人心累。况且,我们都是学生,说不定发传单的同学比我们还要年长,我们冷眼以对,这就有些尴尬了。所以,也许我们应该说声谢谢的,毕竟发传单,求扫码也是他们的工作,他们不做不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多些温柔与体谅呢?

  总之,面对“路边邀请”, 接受还是拒绝取决于我们自己,可是一声“谢谢你”,代表的却是尊重。

责编:王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