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直播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2017-10-27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赵蓉 责编: 浏览:4
       直播一词,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到大,不论是新闻联播、春节晚会、球赛还是奥运会,我们看过的直播数不胜数。随着移动端直播的兴起,大众具备了随时随地观看的可能,各种直播行为更是如火如荼,KTV在直播,电商行业在直播,金融行业在直播,许多网红也在直播,仿佛一夜之间,直播红遍了各行各业。
  的确,网上直播现在越来越火,有人说,直播是下一个掘金点,随便一搜,映客、斗鱼,now、花椒、全民app……各种直播APP映入眼帘,打开一看,主播们各个光鲜可人,大多数都是对着话筒唱唱歌,和观众聊聊天,引来一大波的粉丝。相似的语言,套用的台词,本该奋斗的青年们,一人架一个摄像头,对准自己的脸,以逸待劳。有的女主播坐在公交车上,手机往前边一支,不停地念叨:“欢迎新进来的宝宝们,多多关注,有小礼物的走一走,主播带你上高速不迷路。”听的多了,像是咒语。
  实时、真人、互动很大程度满足了人们渴望窥探他人生活的欲望,而网红们更是将其发挥到极致。

  贫瘠甚至有时恶毒的词汇再加上庸俗的品味,这就是直播房间里的常态,谁送礼物,就阿谀谁,谁不关注,就诅咒谁。这样的直播,吸引了一大堆人在观看。这是很恐怖的事,只靠一分钟说二十遍“谢谢关注”、“谢谢宝宝”,就可以成为职业,月入数万,这是狠狠扇了辛苦劳作的人一巴掌,让人人都想不劳而获。如果这种风气蔓延开,社会就会越来越糟糕。

  对着摄像头晒脸并借此赚钱的职业,就是把人往三恶道里推。不仅是做主播的人,也包括看直播的观众。对主播而言,别人进来了,关注了,看见数字蹭蹭往上涨,送的礼物越多,贪念也就越重,有的主播,靠直播一个月月入数万,这是主播一个人的魅力,还是数不尽的人的疯狂?这么轻易的获利,断然再不会为了其他的艰辛付出,长此以往,就会把直播当做唯一的事业,认成正当的劳作,变得一事无成。对于看直播的人而言,坐在家里,吹着空调,可以免费看到许多漂亮的面孔,听着她们叫你宝宝,听腻了,换一个主播再听,沉浸在这种享受中,贪毒就生起了。没有任何不劳而获会是好事,一旦痴迷,主播对于他的吸引力是无形的,进而演变成无止境的送礼物,一味地痴迷于给一个虚幻的人投资才是最可怕的。很快就会意识到,“宝宝”并不是对你叫的,美女也不是在跟你搭话,而是对送她礼物的土豪打情骂俏。察觉到此,又黯然神伤,想到自己的屌丝身份,发现白白耗费了生命来看别人打情骂俏,不禁悲从中来,愤恨不已。嗔毒就生起了, 网络上的花钱送礼,换个讨口头便宜的机会,短暂体验一下伪土豪的快感。 
  晒脸直播的危害,远远比你能想到的强烈。当好逸恶劳、哗众取宠成为竞相标榜的东西,当颜值成了夺人眼球的首要标准,我们所处的环境会越来越糟糕,贫富会两极分化,人际划分的标准会越来越模糊。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不再有人关注,真正发人深思的书,也不再有人去读。

  当然,直播不只有哗众取宠、吸人眼球的噱头者,在直播间里也有认认真真生活的人。因缘际会与自己喜欢的事业擦肩而过,但在直播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的人更值得我们鼓掌。直播可以碎梦亦能圆梦,关键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直播不仅仅方便了个体,也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涉及生活社交的APP都有了直播的功能,广大的淘宝卖家不也在靠直播来卖货么。面对着电商流量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获取一个新客的成本比以前要高出好多倍,直播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样,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直播一直是作为一个工具而存在的,而网红们把这个工具运用的是炉火纯精,为他们的广告客户和自己的店铺带来了很多精准流量。

  直播一直是跟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而变化的,它带动的产业从上游的互联网公司、网红经济公司,再到中游的网红产业、电商、广告行业,最后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多元化、多角度的。合理看待直播是我们最基本的关注态度,毕竟大众对虚拟世界投入的关注视线,总是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折射到现实世界。
 

责编:王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