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的“傻瓜式”智慧
2017-05-09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宋希昱 责编: 浏览:25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开头就用一连串的对比突出了主题。大体内容是这样的,众所周知,瑞士生产最精确的时钟,但时间的中心却在英国伦敦的格林威知村;巴西,德国屡获足球冠军,但最初的足球规则却产生于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经济繁荣,但计算财富的会计,最权威的证书却在英国。世界上大多数规矩,往往产生于英国。但为什么英国就能够决定全世界通用的规则,取决于它的规则简单。
  英国人的“简单”,在日常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户外垃圾箱总是并列三个,箱体没有文字说明,只有图案标识;一个是玻璃瓶,一个是纸袋,一个是密密麻麻的点,扔垃圾的人一目了然,那怕是不识字的,也不会扔错。可能你会觉得这有什么,中国的垃圾桶也是这样的。但在英国,大多数道路都能泊车,那怕是单行道,那怕是窄路,而这种道路上一般是没有人看管的,因为在泊车位的道旁,都有收费器。车主交完费后,收费器就会吐出凭证,车主可以将凭证贴在车窗前。这样巡视者只需每半个小时巡视一趟,远远一瞄就知道谁没有交费。这样效率极高,难度也极低,看似简单不可行的方式,却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多事情其实并没有必要考虑的那么复杂,这也是值得我们国人所学习的。中国古代就进行了十分激烈的思想争斗,导致涂炭生灵,难辨功过。在争斗的过程中,也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看书也是一样,太多的不是读书的本质内涵所在,而是为求取功名利禄,导致很多官吏也并非是真才实学。我们有自己悠久的文化,可以穿着汉服在广场上表演。外国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总能从断代的历史中找到新的喘气的地方。我们却还要另起炉灶,时不时地想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一味地认为外国的文化比我们先进,比我们好,要过一种“洋生活”。我们在长期的教育中,忽视了对这方面思维的考虑。

  英国的地铁开通了一百多年,线路四通八达,密如蛛网,下了地铁,就像进入了迷宫。此时你也无需慌乱,因为地铁墙上的中腰线就是宽宽的色带导向线,你的眼睛与其平视,颜色或蓝或红或黄或绿,一种颜色代表一条路线,与地铁入口处的免费地图的颜色是一样的。语言有国界,但色彩并无国界,相信再“傻”的外国人也能走出去。说到这,你心里可能又想到外国的好,那我就要为国内的地铁正名。各站都有中英文对照,而且到站会有中文和英文的语音提示,每条线、每一站都有不同颜色的标识,我觉得这做的也很到位了,至少一般不会有人走错吧。

  规则不是做给内行看的,而是做给那些外行看的,让各行各业老人小孩都能看懂,而不是像我们的一些文件看似正式官方,其实太大太空,让读者无法直接抓住其中的要害部分,导致一些命令在传达过程中出现了误解。有些东西不用做到繁文缛节,让所有人都能理解,让全社会的相关人员做到一目了然,哪怕有些“弱智”,这也是智慧。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是你制定出来的东西让“傻瓜”也能够准确无误的执行。

  这就是一个老牌国家制定自己规则的高妙之处。

责编:格子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