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诚信,消费无忧
2017-03-14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王玉婕 责编: 浏览:7
  一百五十多年前,美国人马歇尔·菲尔德提出“顾客是上帝”的口号,在那个现代服务业尚未成熟的时代受到消费者的大力追捧,此后,“顾客是上帝”成为越来越多商家的营销手段。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经济的崛起,顾客的“上帝”地位一次次受到质疑,许多商家暗暗地戴上了“上帝”的帽子,一味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便利了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网络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对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网络上的间接消费透明度不够,有关部门监督力度不足,形成了很多消费灰色地带,网络消费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也日益凸显,给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2017年消费维权的主题就是——“网络诚信,消费无忧”,旨在呼吁大众去抵制这种在网络经济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诚信牟利行为。努力打造透明、诚信、健康、放心的互联网消费环境。

  对于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大学生对互联网消费的依赖性比较强,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维权意识不够,往往成为互联网经济交易中利益受损的一方。根据360推出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消费维权报告》显示,从网民的年龄上看,90后的网络诈骗维权举报者占所有总数的42.3%;其次是80后占比为36.1%。对此,360安全专家表示:“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上网能力,上网时间较长,同时又缺乏足够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是网络诈骗的主要对象和主要受害人群。”大学生在日常网络消费中,更应该树立维权意识。当自身消费利益受损失,应该勇敢站出来,为自己发声,维护消费权利。

  同时,根据《中国互联网用户消费维权报告》另一组数据显示,在所有维权举报的诈骗案情中,虚假兼职依然是举报数量最多的诈骗类型,共4550例,占比22.1%;其次是网游交易、虚假购物、金融理财、虚拟商品和身份冒充。近期,大学生成为校园“裸贷”、校园网络诈骗、网络购物等活动的最深受害者。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大学生群体在消费经济中处于缺少保护的劣势地位,如何让大学生消费群体夺回消费主动权,这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网络诚信,消费无忧。”要让互联网经济真正回归诚信,让消费者可以无忧无虑地消费,这绝不是一台打假晚会,一晚的曝光能解决的。

  我们应该倡导网络经济下诚信经营,强化网络经营者责任意识,让商家把“上帝”的帽子重新戴回消费者的头上;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网络消费者知情权、求偿权、交易权以及安全权等方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发挥“互联网+”给消费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动力。发挥消费者协会组织社会监督的作用,搭建网络消费者保护社会共治平台也同样重要。

  希望我们的互联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关照消费者权益,做到真正的网络诚信,消费无忧。

责编:格子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