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牌难求,聚焦车牌出租
2016-12-30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者:崔鹏志 责编: 浏览:4
  随着近几年北京私家车数量的极速上升及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一张小小的“京”字号车牌变得炙手可热,庞大的需求量与供不应求的北京车牌数量催生了一条以租赁车牌为目的的“黑色”产业链。

  据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报道称,摇号码牌,再将号码牌通过中介公司出租出去,这种新型的“租牌”方式正在迅速兴起。据一位居住在北京的老人分析,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出租车牌”远远胜过搞房地产,出租一年带来的一年的经济价值不少于9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现况同时使得很多不需车牌的人对摇车牌趋之若鹜。

  租赁车牌能否成为北京人的一条新的“致富之路”?答案自然不言而喻。租赁车牌本身就已经构成违法行为,更何况很多黑中介所言的“车管所备案”以及双方签订的“免责合同”都不过一场空谈。

  车牌出租,表面上看来是北京车牌管理制度及相关法规缺失和监管力度不够产下的畸形婴儿,实际上,它不过是北京各种社会矛盾的冰山一角。
                    
人口密度分布集中,交通管理能力弱

  据统计,北京中心城区压力高达人口密度23953人/平方公里,西城区经常在工作日发生严重拥堵。虽然人口密度高,但实际上,北京的平均人口密度是远远不及上海和东京的。

  一项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居住人口密度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外围逐渐降低。其中北京核心区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万多人,是生态涵养区的109倍”

  我们不免可以看出些端倪——人口密度过度集中。人口集中的背后一定是资源分配的不均匀,拿医疗来说,北京城医疗服务中心及医院近七成都在中心城区,距离城区过远可能会造成看病困难,如果没有私家车,出去看病无疑将变成一件大事。中心城区的交通管理能力虽有待提升,但这样拥堵的局面相信任何城市都有些吃不消。

  如此状况下,限牌摇号的规定自然就变得无可厚非。

车牌体制固化,摇号资格难求

  在北京,参与摇号一轮获得车牌号的几率向来不高,前日北京年内最后一次摇号概率更是低到了783:1。很多人都认为多摇几轮就能摇到,可实际上依旧看运气。

  不提摇号难,摇号资格本身也是一块香饽饽。在出租车牌的黑中介,很多出租车牌的车牌主都带着类似“北京本地人”、“20年背户靠谱北京人”这样的标签。北京本市市民摇号资格有两个要求:1、北京户口或暂住证或连续五年缴纳社保2、拥有驾照,这两个条件也正是很多北京工作的年轻人都无法满足的。

  在很多欧美国家,大城市管理车辆摇号难的办法是“不摇号”,只收入城费,在其他的地方,也有不用车牌而广泛建立停车场并收取停车费的管理制度,然而在目前的北京城,停车场并不那么普遍以致其常常费用昂贵,入城费的方法若不经改革,也只将成为很多人换外牌规避的途径。

  虽然车牌出租这条“黑色”产业链的背后有着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但依旧不能成为其大肆泛滥的借口。它存在的弊端亦不能随便忽视,由于不受法律保护,真正出现车祸等风险时,车牌主难逃干系。

  车牌租赁市场始终游走在与违法擦边的地下黑市。“黑市上的车牌交易”见不得光,也就不存在秩序与安全。

责编:格子侠